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中相异概念的成因与转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一、 绪论第7-13页
 1、 研究背景第7-8页
  (1) 国外相异概念研究发展如火如荼第7页
  (2) 国内新课改着眼于“学生发展”第7页
  (3) 学生的地理概念认知现状不容乐观第7-8页
 2、 研究现状评述第8-11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3、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 相异概念的内涵和特点第13-17页
 1、 相异概念的内涵第13-15页
  (1) 相异概念与错误概念第13页
  (2) 相异概念与前科学概念第13-14页
  (3) 相异概念与迷思概念第14页
  (4) 地理相异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 地理相异概念的特点第15-17页
三、 “宇宙与地球”相异概念的调查研究第17-35页
 1、 调查研究总体设计第17-19页
  (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2) 研究对象第18-19页
  (3) 资料处理与分析第19页
 2、 开放性调查问卷的调查与分析第19-27页
  (1) 发展命题知识陈述第19-20页
  (2) 问卷设计与实施第20-21页
  (3) 结果分析与访谈第21-27页
 3、 二段式诊断性问卷的调查与分析第27-29页
  (1) 二段式诊断性预测问卷的实施与完善第27-28页
  (2) 二段式诊断性问卷的实施与统计第28-29页
 4、 高中生“宇宙与地球”相异概念总结分析第29-32页
  (1) 宇宙环境第29-30页
  (2) 地月系统第30-31页
  (3) 日地系统第31-32页
 5、 地理相异概念的成因第32-35页
  (1) 影响相异概念形成的客观原因第32-33页
  (2) 影响相异概念形成的主观原因第33-35页
四、 “宇宙与地球”相异概念转变策略第35-39页
 1、 认知冲突法第35页
 2、 直观教学法第35-36页
 3、 渗透教学法第36-37页
 4、 自我解释法第37页
 5、 科学史分析法第37页
 6、 随机通达教学法第37-39页
五、 结语第39-41页
 1、 主要结论第39-40页
 2、 对研究的反思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 1第44-47页
附录 2第47-53页
附录 3第53-59页
附录 4第59-64页
附录 5第64-71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文合作学习研究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全球变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