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构词法论文

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的研究价值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语料来源第14-15页
第2章 现代汉语的词缀和类词缀第15-28页
   ·汉语词缀的定义和性质第15-20页
     ·关于汉语词缀的定义第15-16页
     ·关于汉语词缀的性质第16-17页
     ·现代汉语词缀的范围第17-20页
       ·现代汉语的典型词缀第17-18页
       ·典型词缀的例证第18-19页
       ·部分存在争议词缀的认定第19-20页
   ·类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第20-25页
     ·类词缀的定义第20-21页
     ·类词缀的性质第21-25页
       ·语义部分虚化第21-23页
       ·定位性第23页
       ·粘附性第23页
       ·能产性第23-24页
       ·其他特点第24-25页
   ·类词缀的范围第25-26页
   ·类词缀的分类第26-28页
第3章 新兴类词缀例释第28-39页
   ·关于新兴类词缀第28-33页
       ·新兴类前缀第29-30页
     ·新兴类后缀第30-33页
       ·人/人群第30-32页
       ·其他类第32-33页
   ·新兴类词缀的特点第33-35页
     ·与典型的类词缀相比,语义更为实在第34页
     ·“表人”类的新兴类词缀占多数第34页
     ·在音节结构上第34页
     ·在功能类型上第34-35页
     ·在语用类型上第35页
     ·在来源上第35页
   ·新兴类词缀解析,以“奴”为例第35-39页
     ·“X 奴”的构成第36页
     ·“X 奴”的功能第36-37页
     ·“X 奴”的起源和发展第37-39页
第4章 新兴类词缀产生的原因第39-44页
   ·语言外部原因第39-42页
     ·社会发展—新兴类词缀产生的语用需求第39页
     ·语言接触—新兴类词缀产生的催化条件第39-40页
     ·独特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受众心理第40-42页
       ·传播主体第40页
       ·传播媒介第40-41页
       ·受众心理第41-42页
   ·语言内部原因第42-44页
     ·隐喻类推机制第42页
     ·经济机制第42-43页
     ·变异机制第43页
     ·汉语的意合性特点第43-44页
第5章 类词缀发展方向预测第44-46页
   ·发展成为典型的词缀第44页
   ·发展停滞,滞留在类词缀阶段第44-45页
   ·回归到词根状态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表第49-56页
 附表一:国内相关著作论文对现代汉语词缀的收录情况第49-50页
 附表二:国内目前流行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对汉语词缀的收录情况第50-51页
 附表三:国内相关著作论文对现代汉语类词缀的收录情况第51-52页
 附表四:2003—2011 年汉语附缀式新词语(新兴类词缀部分)第52-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叹词习得情况考查及偏误分析
下一篇: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中“是”字句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