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一) 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1. 民族预科生的界定 | 第12-13页 |
2. 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二) 民族预科生的现状 | 第14-17页 |
1. 地域差异性 | 第15-16页 |
2. 角色定位困难 | 第16-17页 |
(三) 招收民族预科生的意义 | 第17-18页 |
1. 基础教育差距较大 | 第17页 |
2. 语言差距较大 | 第17-18页 |
二、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民族预科生厌学现象及实质 | 第18-35页 |
(一) 文化哲学理论综述 | 第19-23页 |
1. 文化哲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 第19-20页 |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包含文化哲学 | 第20-22页 |
3.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基本观点 | 第22-23页 |
(二) 内蒙古高校民族预科生面临的问题 | 第23-27页 |
1. 生存环境方面 | 第23-24页 |
2. 教育管理方面 | 第24-25页 |
3. 民族文化发展方面 | 第25-27页 |
(三) 面临问题的文化哲学分析 | 第27-35页 |
1. 文化危机导致的价值观缺失 | 第30-33页 |
2.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滞后 | 第33-35页 |
三、改进内蒙古民族预科生厌学现象的对策 | 第35-46页 |
(一) 加快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35-37页 |
(二) 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上的改进 | 第37-40页 |
1. 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8页 |
2. 改变教学模式 | 第38-40页 |
(三) 加快草原文化现代化步伐 | 第40-44页 |
1. 草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 第40-41页 |
2. 加快草原文化现代化步伐 | 第41-44页 |
(四) 加强内蒙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第44-46页 |
1. 以"草原文化"为主导,兼容并包 | 第44页 |
2. 在现代文明的指导下转变思维,推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