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8-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3页
  1. 国外公德思想与公德教育理论发展脉络第9-10页
  2. 国内公德思想与公德教育理论梳理第10-13页
  3.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道德思想第13页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相关概念阐释第15-24页
 (一) 社会公德的内涵及本质第15-19页
  1. 社会公德的内涵第15-17页
  2. 社会公德的本质第17-19页
 (二) 大学生与社会公德第19-20页
  1. 大学生第19页
  2. 大学生与社会公德第19-20页
 (三) 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20-23页
  1.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第20-21页
  2. 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考察第24-41页
 (一) 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第24-25页
 (二)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考察第25-38页
  1. 大学生社会公德宏观考察第25-29页
  2. 大学生社会公德微观表现第29-36页
  3.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梳理第36-38页
 (三)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危害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透视第41-55页
 (一)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主观因素分析第41-45页
  1. 大学生主体意识因素——大学生世界观第41-42页
  2. 大学生终极关怀因素——大学生人生观第42-43页
  3. 大学生价值选择因素——大学生价值观第43-44页
  4. 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因素——大学生道德观第44-45页
 (二)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客观因素分析第45-52页
  1. 教育因素第45-48页
  2. 环境因素第48-52页
 (三) 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实质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四、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对策研究第55-74页
 (一) 优化客观因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第55-68页
  1. 优化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因素,培育新一代健全公德主体第55-63页
  2. 优化大学生社会公德环境因素,促进公德主体知行合一第63-68页
 (二) 优化主观因素,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第68-73页
  1. 优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因素,提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修养第68-69页
  2. 优化大学生终极关怀因素,提高社会主义人生观修养第69-70页
  3. 优化大学生价值选择因素,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修养第70-71页
  4. 优化大学生道德境界因素,提高社会主义公德观修养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民族预科生厌学现状研究--以内蒙古高等学校为例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中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