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酿酒工业论文

窖池微生态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及菌种保藏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前言第11-12页
   ·中国浓香型白酒微生态研究状况第12-21页
     ·国内外酒曲微生态的研究概况第12-14页
     ·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概况第15-19页
     ·微生物与白酒香气成分形成关系的研究第19-20页
     ·浓香型白酒窖池理化环境的研究第20-21页
   ·国内外微生物菌种(基因)资源库及数据库介绍第21-24页
     ·国内外微生物资源库概况第21-22页
     ·国内外生物信息资源库概况第22-24页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区系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第24-25页
     ·窖池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第24页
     ·多菌种复合发酵制剂的制备第24页
     ·窖池微生态数据库的建立和微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第24-25页
   ·本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生态研究第26-45页
   ·前言第26-27页
   ·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分离与分类统计第27-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浓香型白酒窖池环境生态因子分析第32-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浓香型白酒酒醅香气成分分析第38-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实验结果第39-42页
     ·讨论第42-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信息数据库的创建第45-56页
   ·前言第45页
   ·信息数据库的设计第45-47页
     ·信息数据库设计思路第45-46页
     ·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第46-47页
     ·系统软件运行配置要求第47页
   ·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成果展现第47-55页
     ·数据库管理系统第47-48页
     ·窖池基本档案模块第48-50页
     ·窖池数据管理模块第50-54页
     ·系统管理模块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菌种资源库的建立及管理第56-65页
   ·前言第56页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的设计第56-58页
     ·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第56-57页
     ·管理库系统功能第57-58页
     ·系统软件运行配置要求第58页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成果展现第58-64页
     ·系统登录第58页
     ·控制面板第58页
     ·数据输入窗体第58-59页
     ·数据维护窗体第59-60页
     ·数据浏览窗体第60页
     ·数据查询窗体第60-64页
     ·报表打印窗体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菌种保藏及管理制度的建立第65-74页
   ·前言第65页
   ·菌种保藏实验第65-70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65-66页
     ·保藏方法第66-67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69页
     ·小结第69-70页
   ·管理制度的建立第70-73页
     ·菌种的来源第70页
     ·菌种的接收与处理第70-71页
     ·菌种的传代和保藏第71-72页
     ·菌种文字资料及标签第72-73页
     ·菌种的质量控制第73页
   ·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第74-77页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生态动态变化第74-75页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信息数据库第75页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及菌种保藏、管理第75-77页
附录1 窖池中的微生物菌属第77-120页
 第一部分 细菌第77-95页
   ·醋杆菌属(Acetobacter)第77-78页
   ·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第78-80页
   ·芽孢杆菌属(Bacillus)第80-81页
   ·梭菌属(Clostridium)第81-82页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第82-83页
   ·欧文氏菌属(Erwinia)第83-84页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第84页
   ·(Granulicatella)第84-85页
   ·(Kozakia)第85页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第85-86页
   ·乳球菌属(Lactococcus)第86-87页
   ·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第87-88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第88-89页
   ·希瓦菌(Shewanella)第89页
   ·志贺氏菌属(Shigella)第89-90页
   ·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第90-91页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第91-92页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第92-93页
   ·Unclassified Clostridiales(Miscellaneous)第93页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第93-95页
 第二部分 酵母第95-110页
   ·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第95页
   ·汉逊氏酵母属(Hansenula)第95-97页
   ·毕赤氏酵母属(Pichia)第97-98页
   ·假丝酵母属(Candida)第98-99页
   ·红酵母属(Rhodotorula)第99-100页
   ·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第100-101页
   ·固囊酵母属(Citeromyces)第101页
   ·卵孢酵母属(Oosportidium)第101-102页
   ·德克酵母属(Dekkera)第102页
   ·管囊酵母属(Pachyosten)第102-103页
   ·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第103页
   ·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第103-104页
   ·酵母属(Saccharomyces)第104-107页
   ·复膜孢子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第107-108页
   ·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第108-109页
   ·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第109-110页
 第三部分 霉菌第110-120页
   ·毛霉属(Mucor)第110-112页
   ·青霉属(Penicillium)第112-114页
   ·曲霉属(Aspergillus)第114-116页
   ·犁头霉属(Absidia)第116-117页
   ·串珠霉属(Monilia)第117页
   ·散囊菌属(Eurotium)第117-118页
   ·蓝状菌属(Talaromyces)第118-119页
   ·药用拟层孔菌属(Fomitopsis)第119-120页
附录2 菌种保藏技术简介第120-126页
 1 定期移植保藏法第120页
 2 矿油封存法第120-121页
 3 蒸馏水或溶液悬浮保藏法第121页
 4 干燥保藏法第121-125页
   ·普通干燥保藏法第121-122页
   ·真空干燥保藏法第122-123页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冻干法)第123-125页
 5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完成论文目录第129-130页
声明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倾向研究
下一篇:大规模数据体绘制及多维传输函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