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工程学、食品工艺学论文

蝗虫蛋白质的分类、组成及其SOD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4页
 1.1 昆虫开发利用现状第12-22页
  1.1.1 昆虫的功能成分第12-16页
   1.1.1.1 蛋白质第12-14页
    1.1.1.1.1 抗冻蛋白第12-13页
    1.1.1.1.2 抗菌肽第13页
    1.1.1.1.3 储存蛋白第13-14页
    1.1.1.1.4 凝集素第14页
    1.1.1.1.5 神经肽第14页
   1.1.1.2 氨基酸第14页
   1.1.1.3 脂肪酸第14-15页
   1.1.1.4 糖类第15页
   1.1.1.5 维生素和矿物质第15-16页
   1.1.1.6 激素第16页
   1.1.1.7 幽体物质第16页
   1.1.1.8 毒素第16页
  1.1.2 昆虫的食用现状第16-17页
  1.1.3 昆虫蛋白的加工利用现状第17页
  1.1.4 昆虫蛋白的饲料用途第17-18页
  1.1.5 昆虫的药用第18页
  1.1.6 抗冻蛋白的开发第18-19页
   1.1.6.1 在农业上的应用第18页
   1.1.6.2 在医学上的应用第18页
   1.1.6.3 在工业上的应用第18页
   1.1.6.4 抗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8-19页
    1.1.6.4.1 食品加工的原料第18-19页
    1.1.6.4.2 食品运输和贮藏第19页
    1.1.6.4.3 在冷冻乳制品中的应用第19页
  1.1.7 抗菌肽的开发利用第19-20页
   1.1.7.1 在动植物中的应用第19页
   1.1.7.2 药物的开发第19页
   1.1.7.3 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第19-20页
   1.1.7.4 抗菌肽在食品中的应用第20页
  1.1.8 其它成分的开发第20页
  1.1.9 昆虫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存在问题第20-21页
  1.1.10 昆虫资源发展的前景展望第21-22页
 1.2 超氧化物歧化酶第22-33页
  1.2.1 SOD的种类和分类第22-23页
  1.2.2 SOD的理化性质第23-26页
   1.2.2.1 SOD是亲水性的蛋白质第23-24页
   1.2.2.2 热稳定性第24页
   1.2.2.3 pH对 SOD的影响第24页
   1.2.2.4 紫外吸收第24-25页
   1.2.2.5 金属辅基第25页
   1.2.2.6 SOD半衰期第25页
   1.2.2.7 SOD的免疫原性第25页
   1.2.2.8 歧化反应速度第25页
   1.2.2.9 电离辐射对 SOD的影响第25-26页
   1.2.2.10 磁场对 SOD的影响第26页
  1.2.3 化学结构第26-27页
   1.2.3.1 Mn-SOD和 Fe-SOD第26-27页
   1.2.3.2 Cu,Zn-SOD第27页
  1.2.4 催化机理第27页
  1.2.5 活力测定方法第27-28页
   1.2.5.1 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 C法第27-28页
   1.2.5.2 氮蓝四唑(NBT)改良法第28页
   1.2.5.3 化学发光法第28页
   1.2.5.4 极谱氧电极法第28页
   1.2.5.5 自氧化分析法第28页
  1.2.6 SOD的应用第28-31页
   1.2.6.1 SOD的临床试验第29-30页
    1.2.6.1.1 治疗缺血再灌流综合症第29页
    1.2.6.1.2 治疗氧中毒第29页
    1.2.6.1.3 抗辐射损伤第29页
    1.2.6.1.4 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第29-30页
    1.2.6.1.5 治疗和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第30页
    1.2.6.1.6 治疗多种皮肤病第30页
   1.2.6.2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第30-31页
   1.2.6.3 在日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第31页
  1.2.7 SOD的研究动向第31-33页
   1.2.7.1 SOD的修饰和制剂第31-32页
   1.2.7.2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新品种第32页
   1.2.7.3 SOD的动力学研究第32页
   1.2.7.4 多酶的协同效应第32-33页
   1.2.7.5 SOD活性模拟物的研究第33页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2 正文第34-55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34-38页
  2.2.1 材料第34页
  2.2.2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34-35页
  2.2.3 主要化学及生化试剂第35页
  2.2.4 几种蝗虫蛋白质组成分析第35页
  2.2.5 中华蚱蜢蛋白质的分类提取第35-36页
  2.2.6 中华蚱蜢水溶性蛋白质提取条件的优化第36页
   2.2.6.1 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36页
   2.2.6.2 提取液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36页
   2.2.6.3 盐浓度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36页
   2.2.6.4 提取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36页
  2.2.7 中华稻蝗 SOD的提取条件试验第36-37页
   2.2.7.1 单因素分析第36-37页
   2.2.7.2 综合因素对 SOD提取的影响第37页
  2.2.8 SOD的分离纯化第37页
  2.2.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7页
  2.2.10 中华稻蝗 SOD的理化性质研究第37-38页
   2.2.10.1 温度对 SOD活力的影响第37-38页
   2.2.10.2 pH对 SOD活力的影响第38页
   2.2.10.3 H_2O_2对 SOD活力的抑制第38页
   2.2.10.4 KCN对 SOD的活力抑制第38页
   2.2.10.5 SOD的紫外吸收光谱第38页
   2.2.10.6 铜锌含量测定第38页
  2.2.11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3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8-52页
  2.3.1 几种蝗虫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第38-45页
  2.3.2 中华蚱蜢蛋白质分类提取结果第45页
  2.3.3 中华蚱蜢水溶性蛋白提取条件的优化第45-46页
   2.3.3.1 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45页
   2.3.3.2 提取液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45页
   2.3.3.3 盐浓度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45-46页
   2.3.3.4 提取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第46页
  2.3.4 中华稻蝗 SOD提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48页
   2.3.4.1 提取液pH值对 SOD提取的影响第46页
   2.3.4.2 加热温度对 SOD提取的影响第46-47页
   2.3.4.3 加热时间对 SOD提取的影响第47页
   2.3.4.4 综合因素对 SOD提取的影响第47-48页
  2.3.5 SOD的分离纯化第48-49页
  2.3.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9-50页
  2.3.7 中华稻蝗 SOD的理化性质研究第50-52页
   2.3.7.1 温度对 SOD活力的影响第50页
   2.3.7.2 pH对 SOD活力的影响第50页
   2.3.7.3 H_2O_2和 KCN对 SOD活力的抑制第50-51页
   2.3.7.4 SOD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1-52页
   2.3.7.5 铜锌含量测定第52页
 2.4 讨论第52-53页
  2.4.1 昆虫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第52页
  2.4.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方法第52-53页
 2.5 结论第53-55页
  2.5.1 蝗虫蛋白质的组成分析第53页
  2.5.2 中华蚱蜢蛋白质分类提取结果第53-54页
  2.5.3 中华蚱蜢水溶性蛋白提取条件的优化第54页
  2.5.4 中华稻蝗 SOD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第54页
  2.5.5 SOD的分离纯化第54页
  2.5.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4页
  2.5.7 中华稻蝗 SOD的理化性质研究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跟踪雷达解线频调接收的回波相干化方法
下一篇:基于数据仓库的质量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