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后锦州联通薪酬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薪酬理论概述 | 第12-21页 |
·薪酬的内涵和构成 | 第12-14页 |
·薪酬的内涵 | 第12页 |
·薪酬的构成 | 第12-14页 |
·经济学领域有关的薪酬理论 | 第14-16页 |
·最低工资理论 | 第14页 |
·效率工资理论 | 第14页 |
·分享工资理论 | 第14-15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通用的薪酬体系设计 | 第16-21页 |
·竞争理论—薪酬水平的选择 | 第16-17页 |
·激励理论—薪酬结构的确定 | 第17-18页 |
·薪酬体系设计的步骤 | 第18-21页 |
第三章 融合企业薪酬设计分析 | 第21-27页 |
·薪酬整合的准备工作—人力资源调查 | 第21-22页 |
·组织结构 | 第21页 |
·薪酬体系 | 第21-22页 |
·员工薪酬状况调查 | 第22页 |
·企业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组织自身因素 | 第22-24页 |
·员工因素 | 第24页 |
·组织外部因素 | 第24页 |
·制定企业薪酬融合策略 | 第24-27页 |
·组织机构的设定 | 第25页 |
·薪酬总额及薪酬水平的选择 | 第25页 |
·新的薪酬体系的设计 | 第25页 |
·新薪酬体系的实施和调整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新锦州联通薪酬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27-43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27-32页 |
·人员构成 | 第27-28页 |
·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原公司薪酬体系 | 第29-32页 |
·员工调查 | 第32页 |
·企业状况分析 | 第32-33页 |
·企业的组织因素 | 第32-33页 |
·薪酬管理的区别 | 第32-33页 |
·薪酬标准的区别 | 第33页 |
·心理因素 | 第33页 |
·企业重组后薪酬体系的设计 | 第33-39页 |
·薪酬设计的背景 | 第33-34页 |
·企业合并后的组织结构 | 第34页 |
·工作分析—对应岗位序列 | 第34-35页 |
·职位评价 | 第35-36页 |
·薪酬层级设计 | 第36-37页 |
·薪点系数确定 | 第37-38页 |
·确定薪酬结构 | 第38-39页 |
·新体系的实施 | 第39-42页 |
·特殊人群的考虑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新薪酬体系的评价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Ⅰ 薪酬调查问卷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