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佛山市顺德区四所中学为例

中文目录第1-8页
英文目录第8-11页
中文摘要第1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选题缘起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理论意义第15页
     ·实践意义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问卷调查法第16页
     ·访谈法第16页
   ·关键词界定第16-21页
     ·教师第17-18页
     ·参与第18页
     ·教师的课程参与第18-19页
     ·校本课程开发第19-21页
第二章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综述第21-29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第21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施瓦布“实践模式”理论第22-23页
     ·斯藤豪斯“过程模式”理论第23-24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第24-27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研究第24-25页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研究第25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方式第25-26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研究第26-27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顺德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调查与分析第29-39页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情况第29-31页
     ·研究对象概况第29-31页
     ·研究工具第31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分析第31-38页
     ·教师对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存在概念认识误区第31-32页
     ·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参与动机第32-33页
     ·教师不能正视学生需求第33-34页
     ·教师缺少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第34-35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不充足第35-36页
     ·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第36页
     ·相关分析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第39-48页
   ·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服务职能第39-40页
   ·培植合作精神,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第40-42页
     ·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第40-41页
     ·加强与家长、社区人士的交流第41-42页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适切性第42页
   ·学校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第42-44页
     ·真正将课程开发权力交给教师第43页
     ·营造开放民主的学校氛围第43页
     ·建立合作性的学校文化第43-44页
     ·给教师提供时空与物质方面的支持保障第44页
   ·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增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第44-47页
     ·在校本培训中注重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养成第45-46页
     ·在行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第48-50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8-49页
   ·研究局限第49-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附录1 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第55-58页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科领域知识对学生数学知识表征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