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有关学校开展民乐团教学的重要性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二、有关初中民乐团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三、相关民乐团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初级中学组建民乐团概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初级中学组建民乐团的相关概况 | 第15-17页 |
一、初中民乐团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二、初中民乐团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初级中学组建民乐团的意义 | 第17-21页 |
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 第17-18页 |
二、有利于提高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 第18页 |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 第18-19页 |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第19页 |
五、传承优良的民族音乐文化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第21-34页 |
第一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概况 | 第21-24页 |
一、成长历程 | 第21页 |
二、排练场地 | 第21-22页 |
三、乐器编制 | 第22页 |
四、学生管理 | 第22-23页 |
五、取得的成绩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的调查与访谈分析 | 第24-31页 |
一、民乐团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4-29页 |
二、民乐团辅导教师教学现状访谈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31-34页 |
一、学生演奏水平不均衡,导致排练进度缓慢 | 第31-32页 |
二、教学策略的机械化,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 第32页 |
三、排练曲目的陈旧,给乐团排练套上了一个“框架” | 第32-33页 |
四、学生排练兴趣与主动参与度较低 | 第33页 |
五、教学安排上的随意,使分排与合排的时间缺少规律性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实践 | 第34-60页 |
第一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的教学策略 | 第34-39页 |
一、在民乐团原有的教学内容上,增设了新的教学内容 | 第34-35页 |
二、融入了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 第35-37页 |
三、完善民乐团的教学评价,对学生更全面地进行测评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民乐团音乐素质训练过程的展示 | 第39-52页 |
一、节奏节拍的训练 | 第39-45页 |
二、视唱练耳的训练 | 第45-47页 |
三、音乐创作训练 | 第47-51页 |
四、音乐欣赏训练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民乐团分声部训练过程的展示 | 第52-57页 |
一、以弦乐声部为例进行展示 | 第53-55页 |
二、以弹拨乐声部为例进行展示 | 第55-57页 |
第四节 民乐团合奏排练过程的展示 | 第57-60页 |
一、有趣的游戏环节 | 第57-58页 |
二、民乐团合奏排练展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实践意义与反思 | 第60-67页 |
第一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实践意义 | 第60-64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60页 |
二、学校方面 | 第60-63页 |
三、民族音乐文化方面 | 第63-64页 |
第二节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民乐团教学实践反思 | 第64-67页 |
一、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提高教学效果 | 第64-66页 |
二、教师在民乐教学中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