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现代汉语可逆句及其国际教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缘起第9页
    1.2 选题意义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3页
    1.4 研究的范围方法第13-14页
    1.5 论文的创新结点第14-15页
2 汉语可逆句类型及其分析第15-31页
    2.1 可逆句范围界定第15-16页
    2.2 可逆句的分类第16-18页
    2.3 供用类可逆句第18-22页
    2.4 存现类可逆句第22-25页
    2.5 致使类可逆句第25-26页
    2.6 感受类可逆句第26-27页
    2.7 配位类可逆句第27-28页
    2.8 等值类可逆句第28-29页
    2.9 小结第29-31页
3 汉语可逆句的国际教学第31-56页
    3.1 课程背景第31-32页
    3.2 可逆句教学导入第32-33页
    3.3 供用类可逆句教学第33-38页
    3.4 存现类可逆句教学第38-45页
    3.5 致使类可逆句教学第45-47页
    3.6 感受类可逆句教学第47-50页
    3.7 配位类可逆句教学第50-54页
    3.8 等值类可逆句教学第54-56页
4 教学效果测评第56-59页
    4.1 教学前测评第56页
    4.2 教学后检测第56-57页
    4.3 教学效果评价第57-59页
5 可逆句教学思考与建议第59-64页
    5.1 教学思考第59-60页
    5.2 教学建议第60-64页
6 结语第64-66页
    6.1 论文总结第64-6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雌激素介导LncRNA MALAT1调控miR200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褪黑素缓解环磷酰胺所诱导的卵巢纤维化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