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呼语习得研究及教学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已有研究概述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汉日社会称呼语对比第15-33页
    2.1 汉语社会称呼语概述第15-24页
        2.1.1 汉语社会称呼语的界定第15-17页
        2.1.2 汉语社会称呼语的分类第17-21页
        2.1.3 影响汉语社会称呼语的因素第21-24页
    2.2 日语社会称呼语概述第24-27页
        2.2.1 定义第24-25页
        2.2.2 分类第25-27页
    2.3 汉日社会称呼语比较第27-33页
        2.3.1 自称词的异同第28-29页
        2.3.2 拟亲属称呼语的异同第29-30页
        2.3.3 汉日职衔及职业称呼语的异同第30-33页
第三章 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呼语习得情况调查分析第33-52页
    3.1 日本学生称呼语习得情况调查表第33-34页
        3.1.1 调查目的第33页
        3.1.2 调查对象第33页
        3.1.3 调查设计第33-34页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4-48页
        3.2.1 回收问卷的基本信息第34-35页
        3.2.2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5-48页
    3.3 日本学生汉语社会称呼语偏误类型分析第48-52页
        3.3.1 拟亲属称呼语偏误第49-50页
        3.3.2 社会通称语偏误第50页
        3.3.3 称谓称呼混淆类第50页
        3.3.4 职衔称呼语偏误第50页
        3.3.5 汉日同形异义类偏误第50-51页
        3.3.6 零称呼语类偏误第51-52页
第四章 教学建议第52-56页
    4.1 社会称呼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法第52页
    4.2 社会称呼语教学的词汇教学法第52-53页
    4.3 社会称呼语教学的偏误分析法第53页
    4.4 社会称呼语教学的时代性第53-54页
    4.5 社会称呼语教学的情景性第54页
    4.6 多种形式方法相结合第54-56页
第五章 总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74页
    附录一第60-67页
    附录二第67-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凌叔华小说对女性处境的审视与思索
下一篇:《老残游记》疑问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