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行为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53页 |
1.1 课题来源与问题提出 | 第21-25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概述 | 第25-2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2.2 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2.4 论文结构 | 第28-29页 |
1.3 电动自行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9-52页 |
1.3.1 电动自行车标准研究综述 | 第29-35页 |
1.3.2 电动自行车交通特征综述 | 第35-43页 |
1.3.3 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述 | 第43-47页 |
1.3.4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综述 | 第47-48页 |
1.3.5 摩托车交通的研究综述 | 第48-50页 |
1.3.6 研究发展趋势 | 第50-5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2章 交通调查与数据获取 | 第53-63页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53-54页 |
2.2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调查 | 第54-59页 |
2.2.1 数据调查方法 | 第54页 |
2.2.2 调查时间、地点及原则 | 第54-57页 |
2.2.3 数据特性及类型 | 第57-59页 |
2.3 基本调查参数 | 第59-62页 |
2.3.1 视频调查数据统计 | 第59-60页 |
2.3.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第60-62页 |
2.3.3 物理参数 | 第62页 |
2.3.4 采样间隔 | 第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电动自行车交通行为特征研究 | 第63-83页 |
3.1 电动自行车特点 | 第63-64页 |
3.1.1 电动自行车的优点 | 第63-64页 |
3.1.2 电动自行车的缺点 | 第64页 |
3.2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基本特征 | 第64-68页 |
3.2.1 骑行者性别 | 第64-65页 |
3.2.2 骑行者年龄 | 第65-66页 |
3.2.3 骑行者收入水平 | 第66页 |
3.2.4 骑行者职业 | 第66-67页 |
3.2.5 骑行者出行目的 | 第67-68页 |
3.2.6 骑行者出行时间及距离 | 第68页 |
3.2.7 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原因 | 第68页 |
3.3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行为特征研究 | 第68-82页 |
3.3.1 电动自行车到达交叉口特征 | 第69-71页 |
3.3.2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释放特征 | 第71-73页 |
3.3.3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延误特征 | 第73-75页 |
3.3.4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排队特征 | 第75-77页 |
3.3.5 电动自行车群体特征 | 第77-79页 |
3.3.6 电动自行车行驶特征 | 第79-80页 |
3.3.7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其它特征 | 第80-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不安全行为研究 | 第83-107页 |
4.1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冲突问题确定 | 第83-85页 |
4.1.1 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冲突定义 | 第83页 |
4.1.2 交通冲突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 第83-85页 |
4.2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冲突分析 | 第85-91页 |
4.2.1 交叉口类型 | 第85页 |
4.2.2 左转电动自行车与交通流的冲突 | 第85-87页 |
4.2.3 直行电动自行车与交通流的冲突 | 第87-88页 |
4.2.4 右转电动自行车与交通流的冲突 | 第88-89页 |
4.2.5 右转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的冲突 | 第89-91页 |
4.3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自由行为分析 | 第91-93页 |
4.4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违章行为研究 | 第93-105页 |
4.4.1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违章行为特征分析 | 第93-96页 |
4.4.2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超速行驶行为 | 第96-97页 |
4.4.3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闯红灯行为 | 第97-102页 |
4.4.4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逆向行驶行为 | 第102-103页 |
4.4.5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错用车道行为 | 第103-104页 |
4.4.6 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待行违章行为 | 第104-10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5章 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微观行为模型研究 | 第107-129页 |
5.1 电动自行车纵向前进及横向移动模型 | 第107-118页 |
5.1.1 电动自行车纵向前进模型 | 第108-112页 |
5.1.2 电动自行车横向移动模型 | 第112-115页 |
5.1.3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仿真 | 第115-118页 |
5.2 直行电动自行车穿越右转机动车可接受间隙 | 第118-124页 |
5.2.1 电动自行车穿越行为分析 | 第118-120页 |
5.2.2 采取数据方法 | 第120-121页 |
5.2.3 模型的构建 | 第121-122页 |
5.2.4 模型的验证 | 第122-124页 |
5.2.5 判断角色模型 | 第124页 |
5.3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闯红灯概率模型 | 第124-127页 |
5.3.1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闯红灯的数据调查 | 第124页 |
5.3.2 模型参数 | 第124-125页 |
5.3.3 模型构建 | 第125-12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6章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措施分析 | 第129-147页 |
6.1 电动自行车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29-132页 |
6.1.1 法律法规及问题分析 | 第129-131页 |
6.1.2 国内电动自行车管理措施 | 第131页 |
6.1.3 国外电动自行车管理措施 | 第131-132页 |
6.2 电动自行车在交通系统的定位 | 第132-136页 |
6.2.1 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及重量确定 | 第133-134页 |
6.2.2 电动自行车出行距离确定 | 第134-136页 |
6.3 电动自行车管理方法 | 第136-145页 |
6.3.1 政策法规 | 第136-138页 |
6.3.2 电动自行车行驶道路管理措施 | 第138-14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结论 | 第147-151页 |
1. 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
2. 创新点 | 第148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48-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附录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调查表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3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