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2.1 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2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 第18-20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 第20-21页 |
2.2.3 平衡计分卡的局限 | 第21页 |
2.3 层次分析法 | 第21-23页 |
2.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2.3.2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 | 第22页 |
2.3.3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 第22-23页 |
2.4 层次分析法在平衡计分卡中的运用 | 第23-24页 |
第3章 高阳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5页 |
3.1 高阳公司概况 | 第24-25页 |
3.1.1 高阳公司业务简介 | 第24-25页 |
3.1.2 高阳公司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 | 第25页 |
3.2 高阳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 第25-26页 |
3.3 高阳公司现有绩效考核体系 | 第26-32页 |
3.4 高阳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 | 第32-34页 |
3.4.1 考核指标设置单一 | 第32页 |
3.4.2 绩效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缺乏关联度 | 第32-33页 |
3.4.3 以个人为单位的考核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 第33页 |
3.4.4 绩效沟通环节的欠缺使员工积极性受损 | 第33-34页 |
3.5 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3.5.1 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管理的系统知识 | 第34页 |
3.5.2 缺乏管理方法及能力的培训 | 第34页 |
3.5.3 绩效考核体系构建过程中民主参与度不够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阳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第35-47页 |
4.1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阳公司的必要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 高阳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构建过程及构建原则 | 第36页 |
4.2.1 构建过程 | 第36页 |
4.2.2 构建原则 | 第36页 |
4.3 高阳公司发展与战略目标 | 第36-37页 |
4.3.1 公司使命与愿景 | 第36-37页 |
4.3.2 战略目标 | 第37页 |
4.4 公司层面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37-43页 |
4.4.1 财务维度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37页 |
4.4.2 客户维度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37-38页 |
4.4.3 内部流程维度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38页 |
4.4.4 学习与成长维度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38-39页 |
4.4.5 确立指标权重 | 第39-43页 |
4.5 部门层面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 第43-47页 |
第5章 高阳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第47-52页 |
5.1 实施保障 | 第47-49页 |
5.1.1 人员保障 | 第47-48页 |
5.1.2 组织制度保障 | 第48-49页 |
5.1.3 文化保障 | 第49页 |
5.2 实施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5.2.1 实施结果 | 第49-51页 |
5.2.2 实施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A 高阳公司绩效考核问题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