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淀粉和变性淀粉 | 第12-15页 |
| ·淀粉 | 第12-14页 |
| ·变性淀粉 | 第14-15页 |
| ·阳离子淀粉 | 第15-18页 |
| ·阳离子淀粉的定义 | 第15页 |
|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 ·氧化淀粉 | 第18-20页 |
| ·复合变性淀粉 | 第20-21页 |
| ·阳离子淀粉絮凝剂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实验 | 第24-34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25-26页 |
| ·反应机理与原理 | 第26-28页 |
| ·氧化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 ·醚化反应原理 | 第27-28页 |
| ·制备方法 | 第28页 |
| ·氧化糯玉米淀粉的制备 | 第28页 |
| ·阳离子糯玉米淀粉的制备 | 第28页 |
| ·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的制备 | 第28页 |
| ·分析与测定方法 | 第28-33页 |
| ·羧基含量 | 第28-29页 |
| ·取代度 | 第29页 |
| ·透明度 | 第29页 |
| ·凝沉性 | 第29页 |
| ·脱色率测定 | 第29-30页 |
| ·浊度 | 第30页 |
| ·色度 | 第30-31页 |
| ·化学需氧量(COD) | 第31-33页 |
|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71页 |
| ·氧化糯玉米淀粉的制备 | 第34-38页 |
| ·反应温度对氧化糯玉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pH对氧化糯玉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反应时间氧化糯玉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双氧水用量对产品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硫酸铜用量对氧化糯玉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 ·高取代度阳离子糯玉米淀粉的制备工艺 | 第38-43页 |
| ·醚化剂用量对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pH对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乙醇用量对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反应温度对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反应时间对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制备 | 第43-48页 |
| ·醚化剂用量对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pH对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乙醇用量对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反应温度对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应时间对氧化阳离子糯玉米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透明度的测定与比较 | 第48-49页 |
| ·凝沉性的测定与比较 | 第49-50页 |
| ·红外谱图 | 第50-53页 |
| ·脱色性能 | 第53-64页 |
| ·脱色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 ·脱色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56-58页 |
| ·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 ·絮凝剂用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染料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 ·絮凝性能 | 第64-71页 |
|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 ·絮凝剂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66-68页 |
| ·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68-7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