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歌剧、歌舞剧音乐论文

咏叹调《当我扮演天真的乡村姑娘》之演艺风格探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7页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意义第7-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第9-11页
第二章 轻歌剧《蝙蝠》的创作背景及基本情况第11-15页
    第一节 轻歌剧《蝙蝠》简介第11页
    第二节 轻歌剧《蝙蝠》的创作背景第11-12页
    第三节 约翰·施特劳斯生平简介第12-15页
第三章 Adele的基本形象塑造第15-21页
    第一节 Adele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第15-16页
        一、剧情发展支配人物性格第15-16页
        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性第16页
    第二节 Adele的舞台形象第16-18页
    第三节 Adele的音乐形象第18-21页
        一、重唱对人物的立体塑造第18页
        二、独唱对人物的直接塑造第18-21页
第四章 咏叹调《乡村姑娘》简介及其本体分析第21-33页
    第一节 咏叹调简介第21页
    第二节 咏叹调分析第21-33页
        一、咏叹调的唱词第21-23页
        二、咏叹调的曲式结构第23-27页
        三、咏叹调的调式与调性第27-28页
        四、咏叹调的旋律特点第28-33页
第五章 不同歌唱家对咏叹调《乡村姑娘》的诠释第33-44页
    第一节 著名中国歌唱家宋元明对该咏叹调的诠释分析第33-37页
        一、演唱技巧方面的分析第34-36页
        二、舞台表演方面的分析第36-37页
    第二节 著名捷克歌唱家Edita Gruberova对该咏叹调的诠释分析第37-42页
        一、演唱技巧方面的分析第38-40页
        二、舞台表演方面的分析第40-42页
    第三节 两位歌唱家诠释《乡村姑娘》不同风格的比较分析第42-44页
第六章 不同诠释风格给予我们的启迪第44-52页
    第一节 扎实的演唱功底是演艺本曲的基础第44-47页
        一、对呼吸的要求第44-46页
        二、对跳音的把握第46-47页
    第二节 对角色的准确把握是音乐形象塑造的前提第47-48页
    第三节 身心兼备的舞台表演使角色艺术创造锦上添花第48-50页
        一、关于表情的运用第48-49页
        二、关于动作的配合第49-50页
    第四节 声、情结合让作品诠释得以升华第50-51页
    第五节 对轻型抒情女高音音乐学习的意义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由“前进—逆溯”法探萨特的人学辩证法
下一篇:反应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监测化学反应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