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基于纲领性文件的精神要求 | 第9-10页 |
2.迫切的现实需求 | 第10页 |
3.个人的兴趣所在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数学区活动 | 第11-12页 |
2.教师指导行为 | 第12页 |
3.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 | 第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关于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 | 第12-15页 |
2.关于数学区活动的研究 | 第15-16页 |
3.关于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 | 第16-17页 |
4.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8-2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案例分析法 | 第22页 |
2.观察法 | 第22页 |
3.访谈法 | 第22-23页 |
4.文献法 | 第23-24页 |
三、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分析 | 第24-33页 |
(一)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时机以被动指导为主 | 第24-27页 |
(二)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内容以数概念和问题解决为主 | 第27-30页 |
(三)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方式以语言指导为主 | 第30-33页 |
四、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33-42页 |
(一)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1.教师的指导缺乏足够的观察 | 第33-35页 |
2.教师的指导重结果轻过程 | 第35-37页 |
3.教师的指导方式单一 | 第37-38页 |
(二)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38-42页 |
1.教师的观察意识影响数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 第38-39页 |
2.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 | 第39-40页 |
3.教师投放的材料影响数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 第40-42页 |
五、提高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建议 | 第42-49页 |
(一)提高教师观察意识 | 第42-43页 |
1.加强对数学活动区中幼儿的观察,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 | 第42-43页 |
2.观察了解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满足幼儿数学学习的需要 | 第43页 |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第43-45页 |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第43-44页 |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数学活动区的内容和目标 | 第44-45页 |
(三)运用适宜的指导方式,培养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能力 | 第45-46页 |
1.根据数学活动区中幼儿的需求采取合适的的指导方式 | 第45-46页 |
2.根据互动情况,灵活转变教师角色 | 第46页 |
(四)合理投放材料,增加教育契机 | 第46-49页 |
1.投放生活化的材料,拓展材料的教育功能 | 第46-47页 |
2.定期更换材料,激发幼儿入区兴趣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