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微课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微课 | 第17页 |
2.1.2 慕课 | 第17-18页 |
2.1.3 翻转课堂 | 第18页 |
2.1.4 教学模式 | 第18-19页 |
2.2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2.1 掌握学习 | 第19页 |
2.2.2 建构主义 | 第19-20页 |
2.2.3 混合学习 | 第20页 |
2.2.4 泛在学习 | 第20-22页 |
第3章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22-32页 |
3.1 初中信息技术课现状调查分析 | 第22-25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3.1.2 调查分析 | 第22-24页 |
3.1.3 调查总结 | 第24-25页 |
3.2 国内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第25-30页 |
3.2.1 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5-26页 |
3.2.2 重庆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6-28页 |
3.2.3 山东省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28-29页 |
3.2.4 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3.3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0-32页 |
第4章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 第32-59页 |
4.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4.1.1 研究目标 | 第32页 |
4.1.2 时间安排 | 第32页 |
4.1.3 实验对象 | 第32-33页 |
4.1.4 实验内容 | 第33页 |
4.2 行动研究的前期准备 | 第33-35页 |
4.2.1 教学内容 | 第33页 |
4.2.2 准备工作 | 第33-34页 |
4.2.3 数据前测工作 | 第34-35页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35-42页 |
4.3.1 教学内容 | 第35页 |
4.3.2 教学计划 | 第35-36页 |
4.3.3 教学过程 | 第36-41页 |
4.3.4 改进措施 | 第41-42页 |
4.4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42-49页 |
4.4.1 教学内容 | 第42页 |
4.4.2 教学计划 | 第42-43页 |
4.4.3 教学过程 | 第43-48页 |
4.4.4 改进措施 | 第48-49页 |
4.5 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49-57页 |
4.5.1 教学内容 | 第49页 |
4.5.2 教学计划 | 第49页 |
4.5.3 教学过程 | 第49-56页 |
4.5.4 改进措施 | 第56-57页 |
4.6 行动研究总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效果分析 | 第59-64页 |
5.1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性分析 | 第59-60页 |
5.2 学习发展三项能力的显著分析 | 第60-63页 |
5.3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4-65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65-66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