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基于《昆虫记》的个案探索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9-19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第一章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 | 第19-34页 |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书目的确定 | 第19-24页 |
| 一、《昆虫记》的阅读缘起 | 第19-21页 |
| 二、《昆虫记》的版本选择 | 第21-22页 |
| 三、《昆虫记》的写作特点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昆虫记》整本书教学目标与规划 | 第24-29页 |
| 一、《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 第24-26页 |
| 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专题划分 | 第26-28页 |
| 三、《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课时规划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与指导方式 | 第29-33页 |
| 一、课外自读 | 第30-31页 |
| 二、自主提问 | 第31-32页 |
| 三、课堂讨论 | 第32-33页 |
| 四、拓展延伸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 第34-45页 |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教学内容 | 第34-36页 |
| 一、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 第35页 |
| 二、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 第35页 |
| 三、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 第35-36页 |
| 四、教学内容的儿童性 | 第36页 |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教学实施 | 第36-42页 |
| 一、混合式三阶段阅读教学实施方式 | 第36-39页 |
| 二、探讨式阅读教学实施方式 | 第39-40页 |
|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 | 第40-42页 |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实践的教学评价 | 第42-44页 |
|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观念 | 第42-43页 |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要素 | 第43页 |
|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制度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 | 第45-52页 |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实验对象分析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积极效果 | 第46-50页 |
| 一、整本书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6-47页 |
| 二、整本书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 第47页 |
| 三、整本书阅读规范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 第47-48页 |
| 四、整本书阅读构建了共同的话语体系 | 第48-49页 |
| 五、整本书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情怀 | 第49-50页 |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挑战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5-56页 |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