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个案研究法 | 第16页 |
(二)历史文献法 | 第16页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16-17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17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一种合理性分析 | 第19-29页 |
一、教育发展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发展的内涵 | 第19页 |
(二)教育发展的内涵 | 第19页 |
(三)现代教育发展观 | 第19-21页 |
二、教育发展的合理性问题 | 第21-25页 |
(一)关于合理性 | 第21-22页 |
(二)教育发展的合理性问题 | 第22-25页 |
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 第25-29页 |
(一)教育发展方式 | 第25-26页 |
(二)教育跨越式发展 | 第26-28页 |
(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阿坝州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分析 | 第29-41页 |
一、阿坝州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29-30页 |
(一)阿坝州的政区变革 | 第29页 |
(二)阿坝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第29-30页 |
(三)阿坝州经济社会的复杂性 | 第30页 |
二、阿坝州的教育发展历程 | 第30-34页 |
(一)改革开放之前 | 第30页 |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第30-32页 |
(三)21 世纪以来阿坝州 | 第32-34页 |
三、阿坝州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式的形成与确立 | 第34-35页 |
(一)事实上的形成 | 第34页 |
(二)政策上的确立 | 第34-35页 |
四、阿坝州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的主要差距与困难 | 第35-41页 |
(一)教育投入不足 | 第36-37页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第37页 |
(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 第37-39页 |
(四)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 第39-41页 |
第三章 阿坝州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 第41-52页 |
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分析 | 第41-44页 |
(一)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独特性 | 第41页 |
(二)教育跨越式发展目的的合理性分析 | 第41-44页 |
二、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 第44-50页 |
(一)教育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 第44-45页 |
(二)学生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 第45-46页 |
(三)师资队伍的合理性分析 | 第46-48页 |
(四)教育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 第48-50页 |
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合理路径 | 第52-59页 |
一、合理确定教育发展目标与理念 | 第52-53页 |
(一)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 | 第52页 |
(二)树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理念 | 第52-53页 |
二、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 第53-54页 |
(一)加大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 | 第53页 |
(二)完善和落实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 | 第53-54页 |
(三)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 第54页 |
三、全面优化教育结构 | 第54-55页 |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第54-55页 |
(二)构建现代教育结构体系 | 第55页 |
(三)优化教育空间布局结构 | 第55页 |
四、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55-57页 |
(一)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 第55-56页 |
(二)提高师资队伍待遇 | 第56页 |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 第56-57页 |
五、全面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 第57-59页 |
(一)合理发挥政府职能 | 第57页 |
(二)构建教育发展的保障和监督体系 | 第57页 |
(三)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