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分离于酱油渣蜡样芽胞杆菌的耐盐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1.1 蜡样芽孢杆菌第16-20页
        1.1.1 蜡样芽孢杆菌的介绍第16-17页
            1.1.1.1 蜡样芽孢杆菌的基本特征第16页
            1.1.1.2 蜡样芽孢杆菌在食品中的分布概述第16-17页
        1.1.2 生理特点第17页
        1.1.3 芽孢杆菌的应用第17-18页
        1.1.4 蜡样芽孢杆菌的危害第18-20页
            1.1.4.1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第19页
            1.1.4.2 蜡样芽孢杆菌的毒素类型第19-20页
    1.2 嗜盐微生物的分布及特性第20-23页
        1.2.1 嗜盐微生物的分布第20-21页
            1.2.1.1 嗜盐微生物的定义及分类第20-21页
            1.2.1.2 嗜盐微生物的分布第21页
        1.2.2 嗜盐微生物的生理特征第21-22页
            1.2.2.1 Na~+的存在对耐盐微生物的必要性第21页
            1.2.2.2 嗜盐微生物的耐盐性(NaCl)第21-22页
            1.2.2.3 嗜盐微生物细胞在NaCl存在下的变化第22页
        1.2.3 嗜盐微生物的渗透适应机理第22-23页
    1.3 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第23-28页
        1.3.1 传统的基因测序技术第23页
        1.3.2 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第23-27页
            1.3.2.1 454测序第24页
            1.3.2.2 Solexa测序第24-27页
        1.3.3 从头测序与鸟枪法拼接第27页
        1.3.4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第27-28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8-31页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8-29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分离于酱油渣蜡样芽孢杆菌的耐盐特性研究第31-45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1-32页
        2.2.1 实验菌株第31-32页
        2.2.2 试剂第32页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2页
        2.2.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的配制第32页
    2.3 实验过程方法第32-36页
        2.3.1 菌株的生化鉴定第33-34页
        2.3.2 蜡样芽孢杆菌生化鉴定结果的分析第34-35页
        2.3.3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建立第35页
        2.3.4 蜡样芽孢杆菌在低、中和高盐浓度下生长曲线的研究第35页
        2.3.5 蜡样芽孢杆菌菌株极限耐盐浓度的探究第35-36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2.4.1 菌种鉴定结果第36页
        2.4.2 蜡样芽孢杆菌B25生长曲线第36-41页
        2.4.3 蜡样芽孢杆菌B26生长曲线第41-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通过SOLEXA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蜡样芽孢杆菌B25与B26进行基因组测序第45-73页
    3.1 前言第45页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5-47页
        3.2.1 实验菌株第45页
        3.2.2 试剂第45-46页
        3.2.3 实验仪器第46页
        3.2.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的配制第46-47页
    3.3 实验过程与方法第47-54页
        3.3.1 蜡样芽孢杆菌16SrRNA基因的验证第47-50页
            3.3.1.1 模板DNA提取第47-48页
            3.3.1.2 定量DNA模板第48页
            3.3.1.3 引物设计、合成及引物溶液配制第48页
            3.3.1.4 PCR检测第48-49页
            3.3.1.5 凝胶电泳第49-50页
            3.3.1.6 序列测定与分析第50页
        3.3.2 蜡样芽孢杆菌B25和B26的Solexa比较基因组测序第50-54页
            3.3.2.1 对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0页
            3.3.2.2 对DNA的质量验证第50-51页
            3.3.2.3 对测序文库的建立第51-52页
            3.3.2.4 Solexa测序第52-53页
            3.3.2.5 对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第53-54页
            3.3.2.6 测序质量编码第54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72页
        3.4.1 对测序技术的选择第54-56页
        3.4.2 测序质量的评价第56-72页
            3.4.2.1 重复序列(Duplicate Sequences)的评价第56-58页
            3.4.2.2 测序碱基质量(Per base sequence quality)的评价第58-60页
            3.4.2.3 每个循环的碱基组成(Per Base Sequence Content)的评价第60-63页
            3.4.2.4 每条序列的GC含量(Per Sequence GC Content)的评价第63-66页
            3.4.2.5 每条序列的N碱基含量(Per Base N Content)的评价第66-68页
            3.4.2.6 序列长度分布(Sequence LengthDistribution)的评价第68-70页
            3.4.2.7 测序质量评估(Per Sequence Quality Scores)的评价第70-72页
            3.4.2.8 其它碱基质量的评价第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目标基因验证第73-107页
    4.1 前言第73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3-74页
        4.2.1 实验菌株第73页
        4.2.2 试剂第73-74页
        4.2.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74页
    4.3 实验方法第74-87页
        4.3.1 对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分析第74-81页
            4.3.1.1 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的mapping分析及分析软件第74-75页
            4.3.1.2 对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mapping分析及SAM注释第75-77页
            4.3.1.3 变异基因检测及注释第77-81页
                4.3.1.3.1 SNP位点检测及注释第77-78页
                4.3.1.3.2 InDel位点检测及注释第78页
                4.3.1.3.3 共有变异位点汇总第78页
                4.3.1.3.4 样品间共有变异基因COG注释第78-79页
                4.3.1.3.5 共有变异基因GO功能注释第79页
                4.3.1.3.6 共有变异基因KEGG注释第79-80页
                4.3.1.3.7 耐盐基因通路及功能第80页
                4.3.1.3.8 蜡样芽孢杆菌基因组数据的上传第80-81页
        4.3.2 对可能的潜在耐盐功能基因或调控因子的检测和验证第81-87页
            4.3.2.1 ccr复合物的检测第82页
            4.3.2.2 定量DNA模板第82页
            4.3.2.3 引物设计、合成及引物溶液配制第82-86页
            4.3.2.4 PCR检测第86页
            4.3.2.5 凝胶电泳第86-87页
            4.3.2.6 序列测定与分析第87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7-105页
        4.4.1 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第87-88页
            4.4.1.1 SNP位点检测及注释第87页
            4.4.1.2 InDel位点检测及注释第87-88页
            4.4.1.3 共有变异位点汇总第88页
            4.4.1.4 样品间共有变异基因COG注释第88页
            4.4.1.5 共有变异基因GO功能注释第88页
            4.4.1.6 耐盐基因通路及功能第88页
        4.4.2 对可能的潜在耐盐功能基因或调控因子的检测和验证第88-89页
        4.4.3 对潜在耐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功能预测第89-105页
            4.4.3.1 肽转运蛋白第89-90页
            4.4.3.2 ABC核苷转运蛋白第90-91页
            4.4.3.3 二/三肽转运蛋白第91页
            4.4.3.4 钠/质子(Na~+/H~+载体蛋白)丙氨酸载体蛋白第91-92页
            4.4.3.5 钾离子通道蛋白第92-93页
            4.4.3.6 钠/脯氨酸转运蛋白第93-94页
            4.4.3.7 钾转运ATP酶蛋白亚基第94页
            4.4.3.8 KdpD感应蛋白第94-95页
            4.4.3.9 Na~+/H~+逆向转运蛋白第95页
            4.4.3.10 K~+运输因子Ktr B第95-96页
            4.4.3.11 H~+/Na~+谷氨酸同向转运蛋白第96-97页
            4.4.3.12 Na~+色氨酸转运蛋白第97页
            4.4.3.13 钠离子驱动多药外排泵第97-98页
            4.4.3.1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第98页
            4.4.3.15 葡萄糖酶第98页
            4.4.3.16 过氧化氢酶第98-99页
            4.4.3.17 芳香基酯酶第99页
            4.4.3.18 砷剂蛋白acr3第99-100页
            4.4.3.19 CzcD辅助蛋白第100页
            4.4.3.20 假定蛋白第100页
            4.4.3.21 磷酸甘油磷酸酯酶第100-101页
            4.4.3.22 2-酮3脱氧葡糖酸酶第101页
            4.4.3.23 砷剂泵膜蛋白第101页
            4.4.3.24 NADH脱氢酶亚基第101-102页
            4.4.3.25 分子伴侣Gro EL第102-103页
            4.4.3.26 ATP蛋白酶磷酸腺苷亚基Hsl U第103页
            4.4.3.27 丙酮酸激酶第103-105页
    4.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蜡样芽孢杆菌耐盐调控基因的转录组研究第107-136页
    5.1 前言第107页
    5.2 材料与设备第107-109页
        5.2.1 实验菌株第107页
        5.2.2 试剂第107-108页
        5.2.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108-109页
        5.2.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配制第109页
    5.3 实验过程方法第109-120页
        5.3.1 蜡样芽孢杆菌潜在耐盐功能基因与调控因子的表达量检测第109-116页
            5.3.1.1 菌株RNA提取第109-111页
            5.3.1.2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处理第111页
            5.3.1.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111-112页
            5.3.1.4 互补DNA(cDNA)反转录第112页
            5.3.1.5 荧光定量PCR第112-115页
                5.3.1.5.1 引物设计、合成及引物溶液配制第112-115页
                5.3.1.5.2 荧光定量PCR反应第115页
            5.3.1.6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115-116页
        5.3.2 潜在耐盐功能基因与调控因子进行正常与耐盐条件下的转录差异研究第116-120页
            5.3.2.1 菌株RNA提取第116-117页
            5.3.2.2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处理第117-118页
            5.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118页
            5.3.2.4 cDNA反转录第118-119页
            5.3.2.5 荧光定量PCR第119页
                5.3.2.5.1 荧光定量PCR(Q-PCR)特异性引物设计、合成及溶液配制第119页
                5.3.2.5.2 荧光定量PCR反应第119页
            5.3.2.6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119-120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0-135页
        5.4.1 菌株RNA提取第120-121页
        5.4.2 耐盐基因表达量分析第121-130页
        5.4.3 蜡样芽孢杆菌B25的耐盐基因在 0%与 5%盐浓度下的表达差异分析第130-135页
    5.5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结论与展望第136-138页
    创新之处第136页
    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典型牙体牙髓疾病临床病例报告
下一篇:p-RB表达与复发卵巢上皮癌CPT-11化疗疗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