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苦荞蛋白酶解物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6页
    1.1 荞麦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1 荞麦的基本成分第11-12页
        1.1.2 荞麦的主要营养成分第12-13页
        1.1.3 荞麦的开发应用第13-14页
    1.2 荞麦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1 荞麦蛋白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2.2 荞麦蛋白的组成第15页
        1.2.3 荞麦蛋白的生理功能第15-16页
    1.3 荞麦蛋白的分离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第16-19页
        1.3.1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第16-17页
        1.3.2 影响蛋白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第17页
        1.3.3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第17-19页
    1.4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1 抗菌肽的性质和作用机制第19页
        1.4.2 抗菌肽的来源第19-20页
        1.4.3 荞麦抗菌肽第20-21页
        1.4.4 荞麦蛋白酶抑制剂第21-22页
    1.5 苦荞蛋白酶解物制备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1 苦荞水解多肽的工艺和活性研究第22-23页
        1.5.2 蛋白酶种类的选择第23页
    1.6 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3-26页
        1.6.1 课题选题背景第23-24页
        1.6.2 研究意义第24页
        1.6.3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4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苦荞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酶解物的制备研究第26-40页
    引言第26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26-27页
        2.1.1 实验材料第26页
        2.1.2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1.3 主要仪器第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4页
        2.2.1 样品前处理第27-28页
        2.2.2 苦荞蛋白粗提物蛋白浓度的测定第28页
        2.2.3 苦荞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2.4 SDS-PAGE电泳验证第28-30页
        2.2.5 苦荞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第30-31页
        2.2.6 苦荞蛋白的分离纯化流程示意图第31-32页
        2.2.7 苦荞蛋白酶解样品的制备和纯化第32页
        2.2.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32-33页
        2.2.9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第33-34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2.3.1 苦荞蛋白分子量的测定第34-35页
        2.3.2 蛋白标准曲线图第35页
        2.3.3 硫酸铵饱和曲线图第35-36页
        2.3.4 苦荞水溶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图第36-37页
        2.3.5 苦荞蛋白纯化结果第37页
        2.3.6 蛋白酶活力的标准曲线图第37-38页
        2.3.7 苦荞蛋白酶解液的分离纯化图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苦荞蛋白粗提物及其酶解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第40-51页
    引言第40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40-41页
        3.1.1 供试材料第40页
        3.1.2 供试菌第40-41页
    3.2 仪器第41页
    3.3 培养基配制第41-42页
    3.4 实验方法第42-43页
        3.4.1 材料的灭菌第42页
        3.4.2 菌种的活化和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第42页
        3.4.3 菌悬液的制备和最适宜平板生长的菌液浓度确定方法第42页
        3.4.4 抑菌效果测定方法第42-43页
        3.4.5 最小抑制浓度MIC的测定第43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3.5.1 苦荞蛋白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检测第43-44页
        3.5.2 不同浓度的苦荞蛋白粗提物对供试菌的抗菌活性检测第44页
        3.5.3 苦荞蛋白酶解产物抗菌效果检测及MIC值的确定第44-45页
        3.5.4 苦荞蛋白酶解产物组分 3、4 的MIC值第45-46页
        3.5.5 苦荞蛋白粗提物和酶解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图第46-47页
        3.5.6 苦荞蛋白粗提物和酶解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图第47-48页
        3.5.7 苦荞蛋白粗提物和酶解物对阪岐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图第48页
    3.6 结论第48-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苦荞蛋白粗提物及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第51-58页
    引言第51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1-52页
        4.1.1 实验材料第51页
        4.1.2 实验试剂第51-52页
        4.1.3 实验仪器第52页
    4.2 实验方法第52-54页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2-53页
        4.2.2 ABTS+的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3-54页
        4.2.3 FRAP法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第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56页
        4.3.1 苦荞蛋白粗提液的DPPH测定结果第54-55页
        4.3.2 苦荞蛋白酶解组分的DPPH测定结果第55页
        4.3.3 苦荞蛋白粗提液的ABTS测定结果第55-56页
        4.3.4 苦荞蛋白粗提液的 FRAP 测定结果第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5.1 结论第58页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北宋时期市制演变研究--以都城为中心
下一篇:硬盘动不平衡测量和校正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