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 第12-26页 |
2.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1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 第12-13页 |
2.1.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3-15页 |
2.1.3 比较成本理论 | 第15-16页 |
2.1.4 木桶原理理论 | 第16页 |
2.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2.2.1 资源外包概述 | 第16-18页 |
2.2.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念 | 第18页 |
2.2.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 | 第18-19页 |
2.2.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 | 第19-20页 |
2.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4.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23页 |
2.4.2 风险的定义 | 第23-24页 |
2.4.3 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4-26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状 | 第26-33页 |
3.1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 | 第26-28页 |
3.1.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发展 | 第26-27页 |
3.1.2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 第27-28页 |
3.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驱动因素 | 第28-31页 |
3.2.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行性分析 | 第29页 |
3.2.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机分析 | 第29-31页 |
3.3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33页 |
4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识别 | 第33-37页 |
4.1 风险识别的方法选择 | 第33-34页 |
4.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识别 | 第34-36页 |
4.2.1 外包活动准备阶段的风险 | 第34-35页 |
4.2.2 外包商选择阶段的风险 | 第35页 |
4.2.3 合同执行阶段的风险 | 第35-36页 |
4.2.4 退出外包阶段的风险 | 第36页 |
4.2.5 贯穿于合同和退出阶段的道德风险 | 第36页 |
4.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评估 | 第36-37页 |
5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控制与规避对策 | 第37-41页 |
5.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 第37-38页 |
5.1.1 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及目标 | 第37-38页 |
5.1.2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慎重选择外包商 | 第38页 |
5.1.3 签订详细周密的外包合同 | 第38页 |
5.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联合规避机制 | 第38-41页 |
5.2.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外部环境 | 第39页 |
5.2.2 成立共同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39页 |
5.2.3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 | 第39-41页 |
6 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识别与规避案例分析 | 第41-47页 |
6.1 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41-42页 |
6.2 G服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42-43页 |
6.3 G服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 | 第43-44页 |
6.4 G服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规避策略 | 第44-46页 |
6.5 G服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总结 | 第46-47页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7.1 结论 | 第47-48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