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2.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3.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 异质性人力资本 | 第13-14页 |
2. 区域经济发展 | 第14-15页 |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 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页 |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4.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5. 人力资本对经济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三)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1.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三、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结构分类、特征及作用 | 第23-33页 |
(一)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结构分类及测度 | 第23-25页 |
1.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结构分类 | 第23-24页 |
2.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度量 | 第24-25页 |
(二)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属性、生命周期及形成机理 | 第25-30页 |
1.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属性 | 第25-27页 |
2.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 | 第27-29页 |
3.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 第29-30页 |
(三)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30-33页 |
1. 初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1-32页 |
2.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2-33页 |
四、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55页 |
(一) 我国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时空特征和空间分布 | 第33-37页 |
1. 异质性人力资本在全国的变化情况 | 第33-34页 |
2. 异质性人力资本在东中西地区的时空特征 | 第34-35页 |
3. 异质性人力资本在东中西地区的空间分布 | 第35-37页 |
(二)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1. 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三)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1. 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四) 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五) 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1. 东部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51-52页 |
2. 中部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52-53页 |
3. 西部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53-55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二) 研究的主要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工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