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8-10页 |
(二)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2.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2-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研究框架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页 |
(五)研究目的 | 第14-16页 |
二、身体动作动词的选词与分类 | 第16-24页 |
(一)现代汉语身体动作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 第16-18页 |
1.现代汉语身体动作动词的定义 | 第16-17页 |
2.现代汉语身体动作动词的分类 | 第17-18页 |
(二)身体动作动词的选词过程 | 第18-24页 |
1.设立身体动作动词的遴选标准 | 第18-20页 |
2.身体动作动词的筛选步骤及结果 | 第20-24页 |
三、身体动作动词的连动规律、连用动词语义类型和特殊连动结构 | 第24-56页 |
(一)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语料调查 | 第25-28页 |
1.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语料筛选 | 第25-27页 |
2.高频连动身体动作动词的筛选 | 第27-28页 |
(二)身体动作动词进入连动结构的规律 | 第28-41页 |
1.手部动作动词进入连动结构的规律 | 第28-32页 |
2.躯体动作动词进入连动结构的规律 | 第32-35页 |
3.腿脚部动作动词进入连动结构的规律 | 第35-37页 |
4.头部动作动词进入连动结构的规律 | 第37-41页 |
(三)与身体动作动词连用的动词语义类型 | 第41-52页 |
1.与手部动作动词连用的动词语义类型 | 第41-46页 |
2.与躯体动作动词连用的动词语义类型 | 第46-48页 |
3.与腿脚部动作动词连用的动词语义类型 | 第48-49页 |
4.与头部动作动词连用的动词语义类型 | 第49-52页 |
(四)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中的固化类 | 第52-54页 |
1.手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中的固化类 | 第52页 |
2.躯体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中的固化类 | 第52-53页 |
3.头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中的固化类 | 第53-54页 |
(五)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中的宾语共享类 | 第54-56页 |
四、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56-63页 |
(一)体特征的定义和体标记 | 第56-57页 |
(二)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57-63页 |
1.手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58-60页 |
2.躯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60页 |
3.腿脚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60-61页 |
4.头部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体特征规律 | 第61-63页 |
五、影响身体动作动词连动结构的语义构成因素 | 第63-75页 |
(一)语法上的制约因素 | 第63-69页 |
1.身体动作动词的及物性差异 | 第64-65页 |
2.身体动作动词的动作性强弱 | 第65-67页 |
3.身体动作动词的工具性差异 | 第67页 |
4.身体动作动词的宾语类型差异 | 第67-69页 |
(二)认知上的制约因素 | 第69-72页 |
1.时间顺序原则的制约 | 第69-70页 |
2.邻近性原则的制约 | 第70-71页 |
3.社会生活和文化习惯的规约 | 第71-72页 |
(三)语义上的制约因素 | 第72-75页 |
1.词汇化连动结构中的语义模板制约 | 第72-73页 |
2.语法化连动结构中的语义模板制约 | 第73-75页 |
六、结语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81-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