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导言 | 第8-14页 |
(一)启东概况 | 第8-9页 |
1 地理人口 | 第8页 |
2 行政区划 | 第8-9页 |
3 方言系属 | 第9页 |
(二)启东方言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三)启东话的声韵调系统 | 第10-11页 |
1 声母 | 第10页 |
2 韵母 | 第10-11页 |
3 声调 | 第11页 |
(四)体貌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五)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二、启东方言中的完成体 | 第14-24页 |
(一)特 [?te] | 第14-18页 |
1 动+特+宾 | 第14页 |
2 动+特+补 | 第14-15页 |
3 动词+特+时量/动量 | 第15-16页 |
4 时间、年龄、金钱+特 | 第16页 |
5“特”用于连动结构 | 第16-17页 |
6 动词/形容词+特 | 第17-18页 |
(二)“仔”[??33] | 第18-20页 |
1 动+仔+宾 | 第18页 |
2 动+仔+时量/动量 | 第18页 |
3 动+仔 | 第18-19页 |
4 动词+结果补语+“仔”用法 | 第19页 |
5“仔”与“特”的比较 | 第19-20页 |
(三)唯补词 | 第20-24页 |
1 好 | 第20-21页 |
2“着[tsA31]”、“辣[l A31]” | 第21-22页 |
3“脱[t‘e31]”和“通[t‘??31]” | 第22-24页 |
三、启东方言中的进行体 | 第24-27页 |
(一)进行体“勒”的用法 | 第24-25页 |
1 勒+动词/动宾短语 | 第24页 |
2 动词/动宾短语+勒特 | 第24-25页 |
3 勒特+动词/动宾短语 | 第25页 |
(二)进行体“勒”的来源 | 第25-27页 |
1 勒+处所名词/方位词 | 第25页 |
2 勒+指示词(指示处所) | 第25页 |
3“勒到”、“勒勒”、“勒特”及“勒仔” | 第25-27页 |
四、启东方言中的持续体 | 第27-34页 |
(一)“勒” | 第27-29页 |
1“勒”作为持续体的用法 | 第27页 |
2 来源 | 第27-28页 |
3“勒”字结构探究 | 第28-29页 |
(二)“特”、“特点”/“仔”、“仔点” | 第29-31页 |
1 用法 | 第29-30页 |
2 来源 | 第30-31页 |
(三)“VVVV”表示重叠 | 第31页 |
(四)“来” | 第31-34页 |
1 动词+来 | 第31-32页 |
2 动词+宾语+动词+来 | 第32页 |
3 动词+得+来+(补语) | 第32-33页 |
4 吴语地区的“来”与“勒”、“拉”、“辣”等 | 第33-34页 |
五、启东方言中的已然体 | 第34-36页 |
(一)动词+特(不带宾语) | 第34页 |
(二)述宾+特 | 第34-36页 |
六、启东方言中的近经历体 | 第36-41页 |
(一)个[k?31] | 第36-38页 |
1“个”用在句末,可以表示完成、肯定 | 第36-37页 |
2“个”经常与表示经历体的标记“过”连用 | 第37页 |
3 体标记“个”的来源 | 第37-38页 |
(二)“个特[ke31 ?te]” | 第38-41页 |
1“个特”的用法 | 第39-40页 |
2“个特”的来源 | 第40-41页 |
七、启东方言中的经历体 | 第41-43页 |
(一)过[ku33] | 第41-42页 |
(二)过歇 | 第42-43页 |
八、启东方言中的起始体 | 第43-46页 |
(一)出来 | 第43-44页 |
1 动+出来 | 第43-44页 |
2 动宾+(动)+出来 | 第44页 |
3 形容词+出来 | 第44页 |
(二)一 | 第44-46页 |
1 一+动词 1(动宾 1)+搜(就)+动词 2(动宾 2) | 第44-45页 |
2 一+动 | 第45-46页 |
九、启东方言中的继续体 | 第46-47页 |
十、启东方言中的尝试体 | 第47-49页 |
(一)V一V | 第47-48页 |
(二)VV看 | 第48-49页 |
十一、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