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

利国镇丁丁腔田野调查与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 丁丁腔流布区域与历史源流研究第10-11页
 二、 丁丁腔的发展历史第11-13页
 三、 研究丁丁腔的意义第13-18页
  (一) 反窥中国民间文化第13-15页
  (二) 认识中国传统戏曲的发生、发展规律第15-18页
第一章 丁丁腔的当下生态与生存机制第18-34页
 第一节 丁丁腔的生存现状第18-27页
  一、 主要传承人第18-22页
  二、 丁丁腔的演出情况第22-27页
 第二节 丁丁腔的生存机制第27-34页
  一、 利国镇的丁丁腔剧团及其运行机制第27-32页
  二、 丁丁腔的宣传手法第32-34页
第二章 丁丁腔的表演形态第34-56页
 第一节 丁丁腔的音乐第34-49页
  一、 唱腔的分类与结构第34-38页
  二、 伴奏乐器第38-47页
  三、 丁丁腔与柳琴戏唱腔的比较研究第47-49页
 第二节 丁丁腔的科白第49-56页
  一、 丁丁腔的舞台动作第49-52页
  二、 丁丁腔的道白与唱词第52-56页
第三章 丁丁腔剧目研究第56-70页
 第一节 演出剧目概况与分类阐述第56-59页
 第二节 丁丁腔剧目取材来源初探第59-63页
 第三节 同名剧目对比——以《十八相送》为例第63-70页
  一、 语言风格第63-65页
  二、 情节第65-68页
  三、 共性第68-70页
余论第70-76页
 一、 丁丁腔衰落的原因探讨第70-72页
 二、 关于拯救丁丁腔几点建议第72-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附录第78-186页
作者简历第186-19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调特征意识提升对二语学习者语调改善的影响
下一篇: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机制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