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香菇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香菇的概况 | 第13页 |
·香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第13-15页 |
·采后香薛的生理和病理特性 | 第15-16页 |
·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6页 |
·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的方法 | 第16-17页 |
·植物精油的应用进展 | 第17-20页 |
·植物精油在医学方面的作用 | 第17-18页 |
·植物精油在食品行业的作用 | 第18-19页 |
·植物精油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第19页 |
·植物精油在日化产品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肉桂精油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提出及试验设计思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肉桂醛熏蒸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 第24-35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24-25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感官指标的测定 | 第25页 |
·果实硬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失重率的测定 | 第26页 |
·氧化碳呼吸速率的测定 | 第26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细菌总数的测定 | 第26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对香菇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27页 |
·对香菇失重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香菇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香菇硬度的影响 | 第29页 |
·对香菇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香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香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对香菇细菌总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香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肉桂醛熏蒸对香菇采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35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37-38页 |
·TEAC值的测定 | 第38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对香菇AsA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香菇APX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香菇CAT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对香菇SOD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香菇GR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对香菇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香菇TEAC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肉桂醛熏蒸对香菇多胺的影响 | 第45-54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45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5-4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多胺含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对香菇游离态多胺的影响 | 第47-49页 |
·对香菇结合态多胺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香菇束缚态多胺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香菇Put/PAs、(Spd+Spm)/Put和(cPAs+bPAs)/fPAs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4-56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