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及冻干保护剂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双歧杆菌概述 | 第12-13页 |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双歧杆菌增菌因子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培养方式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益生菌冷冻干燥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菌种内在因素 | 第16页 |
·菌悬液的菌体浓度 | 第16页 |
·菌龄 | 第16页 |
·培养基的成分 | 第16-17页 |
·抗逆能力 | 第17页 |
·保护剂 | 第17-18页 |
·预冻 | 第18页 |
·保藏与复水 | 第18页 |
·本课题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材料 | 第20-22页 |
·菌种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21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与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菌种活化及培养方法 | 第22页 |
·生长曲线测定 | 第22页 |
·培养基优化 | 第22-24页 |
·离心收集菌体 | 第24页 |
·抗冻因子的筛选及优化 | 第24页 |
·双歧杆菌复合保护剂的筛选及分类优化 | 第24-25页 |
·两歧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的响应面优化 | 第25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菌体形态观察 | 第25页 |
·OD 值及 pH 值测定 | 第25页 |
·活菌数测定 | 第25页 |
·冻干菌粉的活菌计数 | 第25-26页 |
·冻干存活率及单位菌粉活菌数计算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88页 |
·两歧双歧杆菌生长曲线分析 | 第27页 |
·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及效果分析 | 第27-48页 |
·复合碳源及益生元优化效果分析 | 第27-38页 |
·复合氮源的优化及效果分析 | 第38-45页 |
·补料对两歧双歧杆菌生长的效果分析 | 第45-48页 |
·两歧双歧杆菌抗冻因子筛选及效果 | 第48-57页 |
·不同抗冻因子对两歧双歧杆菌冻干的效果分析 | 第48-51页 |
·两歧双歧杆菌抗冻因子主要因素的筛选 | 第51-53页 |
·两歧双歧杆菌抗冻因子的响应面优化及分析 | 第53-57页 |
·两歧双歧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分类筛选优化 | 第57-77页 |
·单一保护剂对两歧双歧杆菌冻干的影响分析 | 第57-61页 |
·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的响应面优化 | 第61-68页 |
·两歧双歧杆菌氨基酸及盐类冻干保护剂的响应面优化 | 第68-77页 |
·两歧双歧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整体筛选优化 | 第77-88页 |
·两歧双歧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主因子筛选优化 | 第77-79页 |
·复合冻干保护剂登高试验结果分析 | 第79页 |
·两歧双歧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的响应面优化 | 第79-88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创新点 | 第89页 |
·展望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