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观照下重译现象的动因--以《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为例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和问题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重译 | 第12-17页 |
| ·重译的内涵 | 第12页 |
| ·国内重译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重译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 ·重译的学术价值 | 第14-15页 |
| ·重译研究的不足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原型理论及其对重译研究的适用性 | 第17-22页 |
| ·原型理论简介 | 第17-20页 |
| ·哲学中的范畴理论 | 第17-18页 |
| ·原型的定义与特点 | 第18-20页 |
| ·原型的定义 | 第18-19页 |
| ·原型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原型理论对重译研究的适用性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重译现象的原型观 | 第22-40页 |
| ·原型视角下的翻译 | 第22-24页 |
| ·原语样例和译语样例 | 第22页 |
| ·原语原型和译语原型 | 第22-24页 |
| ·《双城记》和四个中译本介绍 | 第24-26页 |
| ·《双城记》简介 | 第24-25页 |
| ·《双城记》的四个中译本简介 | 第25-26页 |
| ·原型视角下的重译 | 第26-40页 |
| ·共时层面的重译 | 第27-30页 |
| ·历时层面的重译 | 第30-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 ·重译的深层动因 | 第40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