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的现状 | 第12-17页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发展历程 | 第12页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情况在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生源统计的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地域性生源研究 | 第14-15页 |
·成人教育研究 | 第15页 |
·特殊领域研究 | 第15-16页 |
·广西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情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问卷设计 | 第17-25页 |
·确保数据真实性 | 第17-21页 |
·采取统一标准 | 第17-20页 |
·设计联系渠道,保证问卷回访 | 第20-21页 |
·确保数据科学性 | 第21-23页 |
·参考标准的科学性 | 第21页 |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 第21-23页 |
·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 | 第23-24页 |
·确保全面性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调查方法 | 第25-27页 |
·结构访谈法 | 第25页 |
·文献研究 | 第25页 |
·观察法 | 第2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5-26页 |
·整理数据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数据输出 | 第27-55页 |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几大主要生源及生源各自呈现出的特点 | 第27-31页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问卷回收情况 | 第27页 |
·广西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 第27-31页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的本科课程分布情况 | 第31-44页 |
·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 | 第31-35页 |
·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本科课程设置呈现的特点 | 第33-34页 |
·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设置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34-35页 |
·文化与交际 | 第35-38页 |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 | 第38-39页 |
·教学方法 | 第39-40页 |
·教师综合素质 | 第40-44页 |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外语学习情况 | 第44-48页 |
·英语的促进作用 | 第44-45页 |
·其它语种的促进作用 | 第45-48页 |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源的小专业情况及其在汉硕学习阶段呈现的优势与劣势 | 第48-51页 |
·小专业分布情况 | 第48页 |
·本科为小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优势 | 第48-50页 |
·本科为小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的劣势呈现 | 第50-51页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多生源性的反思 | 第51页 |
·广西区内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中华才艺情况 | 第51-55页 |
·广西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的中华才艺情况 | 第52-54页 |
·广西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华才艺掌握的特点分析 | 第54页 |
·广西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华才艺掌握的特点原因探讨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的反思与探讨 | 第55-59页 |
·对外汉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和劣势 | 第55-56页 |
·对外汉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 | 第55页 |
·对外汉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劣势 | 第55-56页 |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和劣势 | 第56页 |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 | 第56页 |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劣势 | 第56页 |
·英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和劣势 | 第56-57页 |
·英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优势 | 第56-57页 |
·英语专业在汉硕学习阶段的劣势 | 第57页 |
·对于广西区内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的一些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调查问卷 | 第62-73页 |
附录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调查问卷 | 第73-84页 |
附录3:英语本科专业调查问卷 | 第84-92页 |
附录4:其它本科专业调查问卷 | 第92-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