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变式教学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变革 | 第7页 |
| ·地理教学质量亟需提升 | 第7页 |
| ·思维训练需要科学的方法 | 第7-8页 |
| 2 变式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 ·变式教学概述 | 第8页 |
| ·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 ·"教学方法最优化"理论 | 第8-9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9-10页 |
| 3 开展变式教学的意义 | 第10-12页 |
| ·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 第10页 |
| ·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 第10页 |
| ·提高应变能力 | 第10页 |
|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第10-11页 |
| ·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11页 |
| ·有利于实现新的课程理念 | 第11-12页 |
| 4 实施变式教学的原则 | 第12-13页 |
| ·针对性原则 | 第12页 |
| ·基础性原则 | 第12页 |
| ·思考性原则 | 第12页 |
| ·主体性原则 | 第12-13页 |
| 5 高中地理变式教学实践 | 第13-37页 |
| ·巧用变式,引入新课 | 第14-16页 |
| ·巧用变式,形成新知 | 第16-28页 |
| ·概念教学中的变式策略 | 第16-18页 |
| ·地图教学中的变式策略 | 第18-22页 |
| ·地理事物表达形式的变式 | 第22-23页 |
| ·地理原理、规律教学中的变式 | 第23-28页 |
| ·习题教学中的变式 | 第28-31页 |
| ·作业教学的变式 | 第31-32页 |
| ·复习教学中的变式 | 第32-35页 |
| ·变换地理知识的复习体系,提高思维层次 | 第32-33页 |
| ·变换知识点的讲解方式,拓宽思维宽度 | 第33-34页 |
| ·变换复习认知、记忆的方式 | 第34-35页 |
| ·地理变式教学实践成果 | 第35-37页 |
| 6 结束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