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黄豆酱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黄豆酱生产的原理 | 第12-13页 |
·黄豆酱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特性 | 第13-15页 |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黄豆酱生产中的作用 | 第15-18页 |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黄豆酱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 | 第18-20页 |
·乳酸菌发酵剂与活性干酵母的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25页 |
·试验菌种 | 第25页 |
·试验用培养基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26页 |
·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28页 |
·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28-29页 |
·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 第29页 |
·嗜盐四链球菌发酵剂的制备研究 | 第29-30页 |
·活性干酵母的制备研究 | 第30-31页 |
·黄豆酱的生产 | 第31-32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挥发性化合物的确定 | 第32页 |
·添加乳酸菌或酵母菌的发酵研究 | 第32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工艺优化 | 第32-33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5页 |
·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4-42页 |
·耐盐试验 | 第34-35页 |
·发酵接种量的研究 | 第35-37页 |
·发酵pH值的研究 | 第37-38页 |
·发酵温度的研究 | 第38-40页 |
·发酵溶氧量的研究 | 第40-42页 |
·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 第42-45页 |
·碳源的研究 | 第42-43页 |
·氮源的研究 | 第43页 |
·K_2HPO_4浓度的研究 | 第43-45页 |
·嗜盐四链球菌发酵剂的制备研究 | 第45-47页 |
·离心条件的选择 | 第45页 |
·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 第45-46页 |
·嗜盐四链球菌存活率的研究 | 第46页 |
·嗜盐四链球菌发酵剂的保藏试验 | 第46-47页 |
·活性干酵母的制备研究 | 第47-53页 |
·离心条件的选择 | 第47-48页 |
·菌体洗涤液浓度的研究 | 第48页 |
·保护剂配比的研究 | 第48-49页 |
·干燥温度的研究 | 第49-50页 |
·复水温度的研究 | 第50页 |
·复水活化时间的研究 | 第50-51页 |
·复水活化液用量的研究 | 第51-52页 |
·酵母存活率的研究 | 第52页 |
·活性干酵母的保藏试验 | 第52-53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挥发性化合物的确定 | 第53-55页 |
·添加乳酸菌或酵母菌的发酵研究 | 第55-59页 |
·嗜盐四链球菌发酵试验 | 第55-56页 |
·鲁氏酵母菌发酵试验 | 第56-58页 |
·球拟酵母菌发酵试验 | 第58-59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工艺优化 | 第59-61页 |
·混合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性能分析 | 第61-65页 |
4 讨论 | 第65-69页 |
·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65-66页 |
·嗜盐四链球菌发酵剂的制备研究 | 第66页 |
·活性干酵母的制备研究 | 第66-67页 |
·多菌种发酵黄豆酱的研究 | 第67-69页 |
5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