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茶论文

微生物多酚氧化酶酶源筛选及其在茶黄素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前言第10-16页
   ·茶黄素体外酶促氧化制备研究进展第11-14页
   ·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第14-16页
 2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6-19页
   ·选题目的和背景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多酚氧化酶产酶菌种的筛选第19-27页
 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试验材料第1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9-20页
 2 试验方法第20-21页
   ·菌种分离的方法第20页
   ·菌种耐酚性考察第20页
   ·菌种的平板初筛第20-21页
   ·菌种液体发酵实验考察第21页
 3.实验结果和分析第21-25页
   ·冠突散囊菌第21-23页
   ·黑曲霉第23-24页
   ·毛栓菌第24-25页
   ·三个菌种液体发酵产酶情况第25页
 4 小结与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菌种发酵条件筛选第27-39页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7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27页
 2 试验方法第27-29页
   ·最佳培养时间的选择第27页
   ·最佳碳源的选择第27-28页
   ·最佳氮源的选择第28页
   ·不同C/N条件下,菌种生物量和产酶性能比较第28页
   ·最佳底物诱导物的选择第28-29页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产酶的影响第29页
   ·最佳培养温度的选择第29页
   ·最佳氧气供应量对产酶的影响第29页
   ·最佳接种量的选择第29页
 3.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最佳培养时间的选择最佳培养时间的选择第29-30页
   ·最佳碳源的选择第30-31页
   ·最佳氮源的选择第31-32页
   ·不同C/N条件下,菌种生物量和产酶性能比较第32页
   ·最佳底物诱导物的选择第32-35页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产酶的影响第35-36页
   ·最佳培养温度的选择第36页
   ·最佳氧气供应量对产酶的影响第36-37页
   ·最佳接种量的选择第37-38页
 4 小结与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微生物多酚氧化酶化学性质研究第39-48页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39页
   ·试验材料和试剂第39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39页
 2 试验方法第39-42页
   ·缓冲体系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9页
   ·反应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微生物PPO酶动力学时间曲线的制作第40页
   ·微生物酶的盐析第40页
   ·茶黄素的微生物多酚氧化酶酶酶促氧化的制备第40-41页
   ·茶黄素的茶叶多酚氧化酶酶促氧化制备第41页
   ·茶黄素含量和浓度的HPLC检测第41-42页
 3.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缓冲体系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2页
   ·反应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酶反应时间曲线第43-44页
   ·酶的盐析第44-46页
   ·茶黄素的微生物PPO酶促氧化制备第46-47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7-48页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起重机底盘结构件参数化建模程序开发
下一篇:复合型职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