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肉制品论文

金华火腿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风味成分变化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表格索引第16-17页
图形索引第17-18页
前言第18-2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20-55页
 1.金华火腿生产研究现状第20-36页
   ·金华火腿传统生产工艺第21-26页
     ·原料要求与处理第22页
     ·腌制第22-24页
     ·洗腿第24页
     ·晒腿整形第24页
     ·发酵成熟第24-25页
     ·后熟第25-26页
   ·金华火腿传统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第26-27页
     ·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第26页
     ·金华火腿的生产有着其根深蒂固的地域性和原料要求第26-27页
     ·金华火腿“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方式第27页
   ·金华火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30页
     ·原料问题第27-28页
     ·生产工艺问题第28页
     ·生产设备问题第28页
     ·传统生产工艺科学内涵的认识问题第28-29页
     ·生产和质量管理问题第29页
     ·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实现金华火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第30-33页
     ·原料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第30-31页
     ·生产工艺的规范和技术改进第31-32页
     ·产品标准和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第32-33页
     ·先进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建立第33页
   ·金华火腿研究现状第33-34页
  小结第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2.干腌火腿风味研究状况第36-55页
   ·世界著名干腌火腿介绍第36页
   ·干腌火腿风味研究方法第36-39页
     ·风味研究方法第36-38页
     ·风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第38-39页
   ·干腌火腿风味影响因素第39-44页
     ·原料第39-40页
     ·辅料和添加剂第40-41页
     ·微生物第41-42页
     ·生产工艺第42-43页
     ·干腌火腿风味物质形成主要途径第43-44页
   ·脂类物质在火腿风味形成中的变化第44-48页
     ·脂类物质的水解第45-46页
     ·脂类物质的氧化第46-48页
  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下篇 研究报告第55-139页
 第一章 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脂类物质的水解研究第55-70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材料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57页
   ·实验结果第57-61页
     ·生产过程股二头肌中主要指标的变化第57-59页
     ·生产过程皮下脂肪中主要指标的变化第59-61页
   ·讨论第61-66页
     ·鲜腿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第61-62页
     ·脂类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第62-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第二章 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力变化研究第70-85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材料第71页
     ·实验方法第71-73页
   ·实验结果第73-80页
     ·生产过程股二肌中酶活力变化情况第73-74页
     ·生产过程皮下脂肪中酶活力变化情况第74-76页
     ·脂肪酶和磷脂酶的响应曲面分析第76-80页
   ·讨论第80-82页
  结论第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第三章 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脂类物质氧化及脂肪氧合酶的活力变化研究第85-99页
   ·料与方法第86-88页
     ·材料第86页
     ·实验方法第86-88页
   ·实验结果第88-93页
     ·生产过程中脂肪的氧化情况第88-89页
     ·生产过程中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变化第89-90页
     ·脂肪氧合酶的响应曲面分析第90-93页
   ·讨论第93-95页
     ·生产过程中脂肪的氧化情况第93-94页
     ·生产过程中脂肪氧合酶的变化情况第94-95页
  结论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第四章 金华火腿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第99-121页
   ·材料与方法第100-101页
     ·材料第100页
     ·实验方法第100-101页
   ·实验结果第101-110页
     ·生产过程中股二头肌风味成分的变化第101-104页
     ·生产过程中皮下脂肪风味成分的变化第104-109页
     ·股二头肌与皮下脂肪中风味成分比较第109-110页
   ·讨论第110-118页
     ·生产过程中各类成分来源及变化第110-113页
     ·生产过程中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第113-114页
     ·脂类物质形成火腿风味成分的机理分析第114-118页
  结论第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第五章 不同等级金华火腿风味成分组成特点及风味形成模拟研究第121-139页
   ·材料与方法第122-123页
     ·材料第122页
     ·实验和分析方法第122-123页
   ·实验结果第123-129页
     ·不同级别金华火腿股二头肌风味成分第123-125页
     ·不同级别金华火腿皮下脂肪风味分析第125-126页
     ·不同级别金华火腿风味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第126-128页
     ·模拟样品风味成分第128-129页
   ·讨论第129-136页
     ·各类风味成分在不同级别火腿中的变化及作用第129-134页
     ·不同等级金华火腿风味成分主成分分析讨论第134-135页
     ·风味成分模拟结果讨论第135-136页
  结论第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9页
全文总结论第139-140页
附录第140-163页
创新说明第163-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与录用的论文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外导引头图像处理
下一篇:新一代末敏弹战斗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