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四字格成语偏误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第11-12页
  一、 对比分析理论第11页
  二、 中介语理论第11-12页
  三、 偏误分析理论第12页
 第四节 语料来源第12页
 第五节 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类型的研究第12-13页
  二、 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原因的研究第13页
  三、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第13-14页
  四、 对外汉语教材成语编写的研究第14页
  五、 对外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的研究第14页
  六、 汉越成语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对比的研究第14-15页
第二章 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类型分析第15-35页
 第一节 成语的形式偏误第15-18页
  一、 误代偏误第15-17页
  二、 错序偏误第17页
  三、 遗漏偏误第17-18页
 第二节 成语的语义理解偏误第18-21页
  一、 理性义偏误第18-21页
  二、 色彩义偏误第21页
 第三节 成语的句法偏误第21-30页
  一、 作主语的偏误第22页
  二、 作谓语的偏误第22-23页
  三、 作宾语的偏误第23-24页
  四、 作定语的偏误第24-25页
  五、 作状语的偏误第25页
  六、 作补语的偏误第25-26页
  七、 其他句法偏误第26-30页
 第四节 成语的语用偏误第30页
 第五节 小结第30-35页
  一、 偏误的分布第30-34页
  二、 偏误分布的特点第34-35页
第三章 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成语问卷调查与分析第35-42页
 第一节 汉语成语问卷调查第35-41页
  一、 对汉语成语学习的态度、方法、必要性、受母语影响的程度以及汉语成语词典对学习汉语成语的作用的调查第35-38页
  二、 对教材汉语成语释义是否理解的调查第38页
  三、 对汉语成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第38-39页
  四、 汉语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调查第39-41页
 第二节 汉语成语问卷调查分析第41-42页
第四章 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原因分析第42-51页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第42-43页
  一、 越南成语对汉语成语习得的负迁移第42-43页
  二、 越南短语对汉语成语习得的负迁移第43页
 第二节 目的语的影响第43-46页
  一、 目的语本身的难度较大第44页
  二、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第44-46页
 第三节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当第46-48页
  一、 教学方法不当第46-47页
  二、 学习方法不当第47-48页
 第四节 教材编写不当第48-49页
  一、 教材删改成语第48页
  二、 教材成语标注和练习的不足第48-49页
  三、 教材缺乏句法、语用层面的阐释和练习第49页
 第五节 成语词典编写不当第49-51页
  一、 语义释义不当第50页
  二、 缺乏句法使用说明第50页
  三、 缺乏语用使用说明第50-51页
第五章 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成语偏误研究的启示第51-55页
 第一节 对成语教学的启示第51-53页
  一、 加强成语形式教学第51页
  二、 加强成语语义教学第51-52页
  三、 加强成语句法教学第52页
  四、 加强成语语用教学第52页
  五、 加强汉越成语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上的对比教学第52-53页
 第二节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第53页
 第三节 对成语词典编写的启示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6页
附录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后记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级汉语词汇教学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坳瑶傩面具文化传承研究--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下古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