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各种乳制品论文--发酵乳制品论文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的选育及其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1 前言第11-2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发酵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1.2 产粘乳酸菌的应用第12-13页
  1.1.3 产粘菌株的筛选和诱变育种的重要性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3页
  1.2.1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2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材料与设备第23-24页
  2.1.1 主要材料及试剂第23页
  2.1.2 主要设备第23-24页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4-31页
  2.2.1 开菲尔(Kefir)粒中菌的分离第24-25页
  2.2.2 多糖的测定方法第25页
  2.2.3 EPS高产菌株的筛选第25-26页
  2.2.4 产EPS乳酸菌的诱变育种第26-29页
  2.2.5 诱变菌株制作酸奶的特性研究第29-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45页
 3.1 Kefir粒中分离的乳酸菌第31-33页
 3.2 多糖测定方法的确定第33页
 3.3 EPS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第33-34页
 3.4 发酵过程中7号菌的生长和EPS合成第34-35页
 3.5 产粘菌株的诱变选育第35-39页
  3.5.1 单一诱变剂对出发菌株的诱变效应第35-37页
  3.5.2 突变株的选育系谱第37页
  3.5.3 高产优质菌株的筛选第37-38页
  3.5.4 菌株稳定性考察第38-39页
 3.6 诱变菌株制作酸奶的特性研究第39-45页
  3.6.1 发酵过程中酸奶酸度的变化第39页
  3.6.2 酸奶发酵过程中粘度的变化第39-40页
  3.6.3 酸奶发酵过程EPS变化第40-41页
  3.6.4 发酵过程中菌数变化及糖的分析第41-42页
  3.6.5 EPS的单糖组成第42-43页
  3.6.6 多聚物对脱水能力的影响第43页
  3.6.7 酸乳的感官评定第43-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TO环境下我国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