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1.1. 立题背景 | 第12-13页 | 
| 1.1.1 发展大豆食品是我国战略性选择 | 第12页 | 
| 1.1.2 大豆营养保健价值新发现为传统大豆食品注入新的活力 | 第12-13页 | 
| 1.1.3 豆腐生产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3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22页 | 
| 1.3.1 蛋白质胶凝性质的研究 | 第14-16页 | 
| 1.3.2 大豆蛋白热胶凝的研究 | 第16-19页 | 
| 1.3.3 有关豆腐的科学研究 | 第19-22页 | 
| 1.4 豆腐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豆腐凝胶制作与品质评价分析 | 第29-45页 | 
| 2.1 引言 | 第29页 | 
| 2.2 豆浆制取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29-31页 | 
| 2.3 不同豆腐加工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31-34页 | 
| 2.4 豆腐凝胶制作方法的确立 | 第34-37页 | 
| 2.5 豆腐凝胶粘弹性测定方法分析 | 第37-41页 | 
| 2.6 豆腐凝胶失水率或持水能力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1-42页 | 
| 2.7 结论 | 第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不同凝固剂特性与作用机理研究 | 第45-57页 |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 3.3.1 盐类凝固剂特性与作用机理 | 第48-52页 | 
| 3.3.2 GDL特性与作用机理 | 第52-55页 | 
| 3.4 结论 | 第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57-69页 | 
| 4.1 引言 | 第57页 |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57-59页 | 
| 4.3 结果和分析 | 第59-66页 | 
| 4.3.1 豆浆浸提条件的影响 | 第59-60页 | 
| 4.3.2 豆浆加热条件的影响 | 第60-62页 | 
| 4.3.3 凝固剂加入条件的影响 | 第62-63页 | 
| 4.3.4 加热凝固条件的影响 | 第63-64页 | 
| 4.3.5 豆浆浓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 4.4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大豆品种及大豆蛋白组分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69-84页 |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3-80页 | 
| 5.3.1 不同品种大豆及豆浆的理化性质 | 第73-74页 | 
| 5.3.2 不同品种大豆的主要蛋白组成 | 第74-75页 | 
| 5.3.3 大豆品种对GDL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75-76页 | 
| 5.3.4 大豆品种对氯化镁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76-80页 | 
| 5.4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第六章 稳定豆腐凝胶结构的化学力的研究 | 第84-93页 | 
| 6.1 引言 | 第84-85页 |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85-87页 |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87-91页 | 
| 6.3.1 盐离子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87-89页 | 
| 6.3.2 巯基试剂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89-90页 | 
| 6.3.3 温度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90页 | 
| 6.3.4 不同溶液浸泡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90-91页 | 
| 6.4 结论 | 第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第七章 大豆蛋白物理改性对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93-105页 | 
| 7.1 引言 | 第93页 | 
| 7.2 材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4页 | 
| 7.3.1 两步加热效果的初步验证 | 第95-96页 | 
| 7.3.2 两步加热条件对GDL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96-99页 | 
| 7.3.3 两步加热条件对氯化镁豆腐凝胶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7.3.4 大豆品种和豆浆浓度对两步加热效果的影响 | 第101页 | 
| 7.3.5 两步加热机理研究 | 第101-104页 | 
| 7.4 结论 | 第104-105页 |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105-107页 |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