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 ·研究总体描述 | 第15页 |
| ·选题缘由及研究动机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6-21页 |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19页 |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对英语词语搭配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对英语词语语义韵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对汉语词语的搭配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本文采用的方法 | 第22页 |
|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语料库语言学理论 | 第22-23页 |
| ·语义学理论 | 第23-24页 |
| ·词语学理论 | 第24页 |
| ·中介语理论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38页 |
| ·国外词语搭配和语义韵研究综述 | 第26-30页 |
| ·搭配研究 | 第26-29页 |
| ·语义韵研究 | 第29-30页 |
| ·国内词语搭配和语义韵研究综述 | 第30-35页 |
| ·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界词语搭配研究综述 | 第30页 |
| ·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界语义韵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 ·国内汉语学界词语搭配研究综述 | 第31-33页 |
| ·国内应用语言学界词语搭配和语义韵研究综述 | 第33-35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改变"类词语搭配和语义韵考察 | 第38-91页 |
| ·数据收集 | 第38页 |
| ·数据整理 | 第38-40页 |
| ·"改"的语料整理 | 第39页 |
| ·"变"的语料整理 | 第39-40页 |
| ·操作步骤 | 第40-42页 |
| ·跨距的确定 | 第40页 |
| ·统计量的选取 | 第40-41页 |
| ·操作步骤 | 第41-42页 |
| ·"改变"类词语右侧搭配和语义韵考察 | 第42-72页 |
| ·"改" | 第42-50页 |
| ·"变" | 第50-59页 |
| ·"改变" | 第59-67页 |
| ·"变化" | 第67-72页 |
| ·"改变"类词语左侧搭配考察 | 第72-87页 |
| ·"改" | 第73-76页 |
| ·"变" | 第76-80页 |
| ·"改变" | 第80-83页 |
| ·"变化" | 第83-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91页 |
| 第四章 留学生"改变"类词语使用情况调查 | 第91-111页 |
| ·留学生"改变"类词语使用情况调查 | 第91-102页 |
| ·数据收集 | 第91页 |
| ·使用情况描述 | 第91-101页 |
| ·使用情况小结 | 第101-102页 |
| ·偏误原因分析 | 第102-107页 |
| ·现有学习词典的处理 | 第102-106页 |
| ·学习者母语干扰及学习策略影响 | 第106-107页 |
| ·教学建议 | 第107-109页 |
| ·学习词典编纂 | 第107-108页 |
| ·课堂教学对策 | 第108-109页 |
| ·加强本体研究 | 第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111-116页 |
| ·结论及意义 | 第111-113页 |
| ·不足与今后研究设想 | 第113-116页 |
| ·研究上的局限性 | 第113-114页 |
| ·今后研究设想 | 第114-116页 |
| 附录 | 第116-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