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思维诠释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引言 | 第12-16页 |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4页 |
| ·复杂性 | 第16-17页 |
| ·复杂性思维 | 第17-21页 |
| ·非线性 | 第18-19页 |
| ·自组织性 | 第19页 |
| ·开放性 | 第19-20页 |
| ·整体性 | 第20页 |
| ·混沌 | 第20-21页 |
| ·大学研究性教学 | 第21-24页 |
| ·对大学研究性教学的不同理解 | 第21-22页 |
| ·大学研究性教学的涵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运用复杂性思维诠释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9页 |
| ·复杂性科学的迅猛发展 | 第24-26页 |
| ·大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中的简单性思维取向 | 第26-29页 |
| ·线性套用模式 | 第26页 |
| ·教学过程盲目求同 | 第26-27页 |
| ·忽视教学中的偶然因素 | 第27页 |
| ·追求教学结果的确定性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运用复杂性思维诠释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 第29-40页 |
| ·大学研究性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 第29页 |
| ·大学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 | 第29-30页 |
| ·复杂性思维观照下的大学研究性教学解读 | 第30-40页 |
| ·教学目标的复杂性 | 第30-31页 |
| ·整体性 | 第30页 |
| ·生成性 | 第30页 |
| ·不确定性 | 第30-31页 |
| ·多样性 | 第31页 |
| ·教学主体的复杂性 | 第31-35页 |
| ·非线性 | 第33-34页 |
| ·自组织性 | 第34-35页 |
| ·开放性 | 第35页 |
| ·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 第35-36页 |
| ·开放性 | 第35-36页 |
| ·生成性 | 第36页 |
| ·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 第36-38页 |
| ·开放性 | 第36页 |
| ·生成性 | 第36页 |
| ·突现 | 第36-37页 |
| ·不确定性 | 第37页 |
| ·整体性 | 第37-38页 |
| ·教学方法的复杂性 | 第38页 |
| ·教学评价的复杂性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况与联系方式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