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多元素营养粉简介 | 第8-9页 |
| ·什么是多元素营养粉 | 第8页 |
| ·多元素营养粉的营养价值 | 第8-9页 |
| ·粉状冲调产品的研究及加工现状 | 第9-10页 |
|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立题依据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12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2-13页 |
| ·实验方法 | 第13-18页 |
| ·微胶囊制作基本工艺流程 | 第13页 |
| ·微胶囊表面油的测定 | 第13页 |
| ·微胶囊总油的测定 | 第13页 |
| ·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MEY,MEE)的测定 | 第13页 |
| ·微胶囊的表观形态 | 第13页 |
| ·微胶囊休止角的测定 | 第13-14页 |
| ·微胶囊粒径分布测定 | 第14页 |
| ·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 | 第14页 |
| ·微胶囊热学性质:差式量热扫描仪分析 | 第14页 |
| ·微胶囊水溶分散性实验 | 第14-15页 |
| ·脱油多元素营养粉蛋白酶酶解反应 | 第15页 |
| ·蛋白质水解度(DH)的测定 | 第15页 |
| ·脱油多元素营养粉中温α淀粉酶酶解反应 | 第15页 |
| ·葡萄糖当量的测定 | 第15页 |
| ·分散时间测定 | 第15页 |
| ·分散稳定时间测定 | 第15页 |
| ·产品糊性质测试 | 第15-16页 |
| ·产品物理性质的测试 | 第16页 |
| ·产品冲调性质的测试 | 第16-17页 |
| ·产品感官品质测试 | 第17-1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8-36页 |
| ·多元素营养粉油的微胶囊包埋优化条件及其冲调性质研究 | 第18-23页 |
| ·多元素营养粉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 第18-20页 |
| ·多元素营养粉油微胶囊的流动性 | 第20-21页 |
| ·多元素营养粉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 第21-22页 |
| ·不同壁芯比微胶囊水中分散特性比较 | 第22-23页 |
| ·限制性双酶协同水解脱油多元素营养粉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 ·蛋白酶单独作用的限制性酶解 | 第23-26页 |
| ·淀粉酶单独作用的限制性酶解 | 第26-29页 |
| ·双酶协同水解脱油多元素营养粉 | 第29-30页 |
| ·确定多元素营养粉的最佳复配*比例 | 第30-33页 |
| ·不同复配比例对多元素营养粉糊性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复配比例对多元素营养粉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复配多元素营养粉的冲调性质 | 第32-33页 |
| ·最佳复配比例多元素营养粉性状检测 | 第33-36页 |
| ·产品热学性质检测 | 第33-34页 |
| ·GC-MS 分析原产品和复配产品的风味改变 | 第34-35页 |
| ·产品感官评定测试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