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8页 |
·农药简介 | 第10-11页 |
·常用化学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毒性 | 第11-12页 |
·有机氯农药 | 第11页 |
·有机磷农药 | 第11页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 第11-12页 |
·有机汞农药 | 第12页 |
·拟除虫菊脂类 | 第12页 |
·杀菌剂 | 第12页 |
·熏蒸剂 | 第12页 |
·除草剂 | 第12页 |
·造成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与途径 | 第12-13页 |
·直接污染 | 第12页 |
·通过水、土壤、空气间接污染 | 第12-13页 |
·由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造成食品污染 | 第13页 |
·农产品储藏时受到农药的污染 | 第13页 |
·食品运输过程中受到农药污染 | 第13页 |
·食品中农药残留毒性与限量 | 第13-15页 |
·残留农药的毒性与危害 | 第13-14页 |
·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第14页 |
·几种食品中的西维因检出限 | 第14-15页 |
·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 | 第15页 |
·健全和完善农药使用、监督管理的法规标准,减少管理漏洞 | 第15页 |
·禁止和限制高毒性、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范围 | 第15页 |
·研究制定施药与作物收获的安全间隔期 | 第15页 |
·建立健全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标准 | 第15页 |
·研究开发高效、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无公害农药 | 第15页 |
·采用科学合理的加工食用方法 | 第15页 |
·西维因简介及氨基甲酸酯类物质的主要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西维因简介 | 第15-16页 |
·西维因的应用及其残留危害 | 第16-17页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技术 | 第17-23页 |
·分光光度测定法 | 第17页 |
·仪器色谱法 | 第17-22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22页 |
·酶抑制技术 | 第22-23页 |
·免疫分析法(Immunoassay IA) | 第23页 |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 第23-24页 |
·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目前研究开发现状 | 第24页 |
·化学发光兔疫检测技术 | 第24-26页 |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 第25页 |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 | 第25-26页 |
·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 | 第2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基质样品 | 第28页 |
·主要药品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7页 |
·酶标抗原的合成(3H) | 第29-30页 |
·抗体的纯化 | 第30-31页 |
·抗体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抗体特异性 | 第31页 |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试剂工作浓度的优化 | 第31-33页 |
·样品基质影响的研究 | 第33页 |
·样品处理方法 | 第33页 |
·西维因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 | 第33-34页 |
·仪器分析法确证 | 第34-35页 |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ECL-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8页 |
·西维因半抗原的设计与合成 | 第37页 |
·抗体的纯化 | 第37-38页 |
·抗体特异性 | 第38-39页 |
·ELISA试剂工作浓度的优化 | 第39-42页 |
·抗体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9页 |
·酶标抗原浓度的确定 | 第39-40页 |
·缓冲液离子浓度的确定 | 第40页 |
·缓冲液 NaCl浓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缓冲液pH值的确定 | 第41页 |
·西维因标准曲线竞争时间的优化 | 第41-42页 |
·西维因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2页 |
·样品基质影响及消除 | 第42-46页 |
·不同掩蔽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浓度的提取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稀释倍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样品基质对 ELISA分析的影响 | 第46-47页 |
·消除基质的影响 | 第46页 |
·样品回收率的测定 | 第46-47页 |
·西维因直接竞争 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 | 第47-49页 |
·检测限 | 第47-48页 |
·精密度 | 第48页 |
·准确度 | 第48-49页 |
·西维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 第49-5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西维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9-50页 |
·样品净化 | 第50页 |
·西维因直接竞争 ELISA检测结果与仪器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 第50-52页 |
·西维因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ECL-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58页 |
·不同抗体浓度对 ECL-ELISA的影响 | 第52-53页 |
·酶标抗原浓度的优化 | 第53页 |
·西维因 ECL-ELISA标准抑制率曲线的绘制 | 第53-54页 |
·基质影响与消除 | 第54-55页 |
·ECL-ELISA在两种食品中的检测限 | 第55页 |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ECL-ELISA方法的精密度 | 第56页 |
·ECL-ELISA与cd-ELISA和HPLC的相关性比较 | 第56-58页 |
4 结论 | 第58-59页 |
5 展望 | 第59-6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7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8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