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蓝莓概述 | 第11页 |
1.1 蓝莓的种植和生产现状 | 第11页 |
2 蓝莓叶概述 | 第11-15页 |
2.1 蓝莓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页 |
2.2 蓝莓叶的营养成分 | 第11-14页 |
2.3 蓝莓叶多酚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3.蓝莓叶多酚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 | 第15-18页 |
3.1 蓝莓叶多酚的提取 | 第16-17页 |
3.2 多酚的分离纯化 | 第17页 |
3.3 多酚的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4.我国茶饮料的产业现状 | 第18页 |
5.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5.1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5.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蓝莓叶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研究 | 第20-33页 |
1 引言 | 第20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20-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剂 | 第20-21页 |
2.3 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3.1 总糖的测定 | 第22页 |
3.2 矿质元素的测定 | 第22-24页 |
3.3 蛋白质的测定 | 第24页 |
3.4 花色苷的测定 | 第24-25页 |
3.5 总黄酮的测定 | 第25页 |
3.6 总酚的测定 | 第25-26页 |
3.7 蓝莓叶多酚的提取 | 第26页 |
3.8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4.1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总糖含量变化 | 第27-28页 |
4.2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4.3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蛋白质含量变化 | 第29页 |
4.4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花色苷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4.5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总黄酮含量变化 | 第30-31页 |
4.6 蓝莓叶各个生长时期总酚含量变化 | 第31页 |
5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蓝莓叶与蓝莓叶茶饮料中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3-41页 |
1 引言 | 第33页 |
2 材料与设备 | 第33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1 蓝莓叶茶饮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4页 |
3.3 FRAP测定 | 第34-35页 |
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3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4.1 蓝莓叶与蓝莓叶茶饮料中多酚的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35-37页 |
4.2 蓝莓叶多酚的FRAP值 | 第37-38页 |
4.3 蓝莓叶与蓝莓叶茶饮料中多酚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38-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1 结论 | 第41-42页 |
2 未来蓝莓叶的发展趋势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