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6-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即兴发言的定义和特点 | 第13-17页 |
| (一)即兴发言的定义 | 第13页 |
| (二)即兴发言的特点 | 第13-17页 |
| 1. 信息发布迅速 | 第14页 |
| 2. 语义模糊 | 第14页 |
| 3. 结构松散 | 第14-15页 |
| 4. 与主题、交际环境、副语言、语境等因素结合紧密 | 第15页 |
| 5. 口头修辞习惯多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即兴发言特点的案例分析 | 第17-23页 |
| (一)语速快 | 第17-18页 |
| 1. 连读 | 第17页 |
| 2. 快读 | 第17-18页 |
| (二)语义模糊、结构松散 | 第18-19页 |
| 1. 信息模糊 | 第18页 |
| 2. 逻辑跳跃 | 第18-19页 |
| 3. 抽象概念堆砌 | 第19页 |
| (三)前后语境联系紧密 | 第19-21页 |
| 1. 逻辑连词 | 第19-20页 |
| 2. 代词 | 第20-21页 |
| 3. 单词引申义 | 第21页 |
| (四)口语化 | 第21-23页 |
| 1. 改口 | 第21页 |
| 2. 文化知识 | 第21-22页 |
| 3. 特色修辞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即兴发言的口译对策 | 第23-25页 |
| (一) 译前准备 | 第23页 |
| 1. 信息收集 | 第23页 |
| 2. 与发言者沟通 | 第23页 |
| (二) 口译对策 | 第23-25页 |
| 1. 摘译 | 第23-24页 |
| 2. 把握逻辑连词和预判 | 第24页 |
| 3. 利用口语反复的特点进行自我修正 | 第24-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附录一 源语转写稿 | 第27-33页 |
| 附录二 译语转写稿 | 第33-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