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2.1.1 双师协同教学模式 | 第15页 |
2.1.2 学生学习数据 | 第15-16页 |
2.1.3 数据挖掘 | 第16页 |
2.1.4 课堂感受 | 第16页 |
2.1.5 课堂感受集中值 | 第16页 |
2.1.6 前半课时课堂感受集中值 | 第16-17页 |
2.1.7 后半课时课堂感受集中值 | 第17页 |
2.1.8 课堂感受分词总量 | 第17页 |
2.1.9 课堂感受分词概念化指数 | 第17页 |
2.1.10 课堂感受分词实例化指数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1 学习分析 | 第18页 |
2.2.2 文本挖掘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学生学习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处理 | 第19-28页 |
3.1 数据采集 | 第19-20页 |
3.2 数字化处理 | 第20-28页 |
3.2.1 量化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3.2.2 文本数据处理 | 第21-28页 |
第四章 学生学习数据挖掘与分析 | 第28-37页 |
4.1 课堂感受集中数据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28-35页 |
4.1.1 课堂感受集中值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28-34页 |
4.1.2 前、后半课时课堂感受集中值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4.2 课堂感受分词数据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4.2.1 课堂感受分词总量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35页 |
4.2.2 课堂感受分词概念化、实例化指数与其他学生学习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8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3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附录1 课堂感受分词概念化指数与其他原始数据 | 第41-42页 |
附录2 课堂感受分词实例化指数与其他原始数据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