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1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 | 第7页 |
1.1.2 真正贯彻落实优质高效课堂的诉求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助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 第8-9页 |
1.2.2 助力高效地理课堂的实施 | 第9页 |
1.2.3 助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2-13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2.1.1 模式、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 第14-15页 |
2.1.2 “三段四模块”模式的内涵和构成 | 第15-18页 |
2.2 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3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 第19页 |
2.2.4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地理“三段四模块”高效课堂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31页 |
3.1 问卷调查研制 | 第21页 |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1-26页 |
3.2.1 课堂“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3.2.2 课堂“合作探究”的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3.2.3 课堂“展示交流”的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2.4 课堂“小结反馈”的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2.5 模式应用的访谈及分析 | 第25-26页 |
3.3 地理“三段四模块”高效课堂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1页 |
3.3.1 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下 | 第26-28页 |
3.3.2 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主义 | 第28页 |
3.3.3 课堂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28-31页 |
第4章 地理“三段四模块”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31-52页 |
4.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31-36页 |
4.1.1 呈现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 | 第31-32页 |
4.1.2 提供导学材料,教师引导自学 | 第32-36页 |
4.2 改善小组合作探究水平 | 第36-38页 |
4.2.1 合理设计问题,引发探究体验 | 第36-37页 |
4.2.2 建设合作小组,提高调控能力 | 第37-38页 |
4.3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 第38-42页 |
4.3.1 构建知识框架,学会小结反思 | 第38-40页 |
4.3.2 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地理素养 | 第40-42页 |
4.4 模式应用案例及分析 | 第42-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2-53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反思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一 | 第57-58页 |
附录二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