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 第7-8页 |
1.1.2 高考测试的现实需要 | 第8页 |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1.1.4 学生持续成长的需要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测评 | 第9-10页 |
1.2.2 国际核心素养笔试测评方式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第13-14页 |
1.3.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 第14页 |
1.4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4.1 素养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1.4.2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试卷的编制 | 第17-29页 |
2.1 试卷结构的确定 | 第17-20页 |
2.1.1 测评维度的确定依据 | 第17-20页 |
2.1.2 测评试题结构的确定 | 第20页 |
2.2 测评试题的编制 | 第20-21页 |
2.2.1 测评试题编制的原则 | 第21页 |
2.2.2 测评试题内容的编制 | 第21页 |
2.3 专家的审定 | 第21-29页 |
2.3.1 审定专家的选择和审定过程 | 第21页 |
2.3.2 专家审定和最终试题的确定 | 第21-29页 |
第3章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过程 | 第29-32页 |
3.1 测评对象及测试过程 | 第29页 |
3.2 测试数据整理与统计 | 第29-32页 |
第4章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情况评估 | 第32-44页 |
4.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4.1.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的整体得分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4.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绩与总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4.1.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绩与总成绩的回归性分析 | 第35-37页 |
4.2 地理学科各核心素养养成情况分析 | 第37-42页 |
4.2.1 人地协调观的养成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4.2.2 综合思维的养成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区域认知的养成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4.2.4 地理实践力的养成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4.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估结论 | 第42-44页 |
4.3.1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不高 | 第43页 |
4.3.2 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发展明显 | 第43页 |
4.3.3 高中生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不均衡 | 第43-44页 |
第5章 促进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改进建议 | 第44-51页 |
5.1 重视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 第44-45页 |
5.1.1 培养地理实践力 | 第44-45页 |
5.1.2 建构人地协调观 | 第45页 |
5.2 倡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和问题式教学 | 第45-48页 |
5.2.1 组织地理研究性学习 | 第46-47页 |
5.2.2 重视问题式教学 | 第47-48页 |
5.3 建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 | 第48-51页 |
5.3.1 开展思维结构评价 | 第48-49页 |
5.3.2 关注表现性评价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