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政治英雄”媒介镜像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时代》周刊上的昂山素季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6页
        一、关于“政治英雄”与媒介神话的研究第10-11页
        二、关于昂山素季的人物研究第11-12页
        三、关于《时代》周刊上政治人物形象呈现的研究第12-13页
        四、关于封面人物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第13-16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6-17页
        一、理论意义第16页
        二、现实意义第16-17页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第17-28页
    第一节 理论导入第17-24页
        一、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式第17-20页
        二、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第20-21页
        三、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第21-24页
    第二节 研究架构第24-26页
        一、三维模式、三大元功能与三大意义的内在关联第24-25页
        二、本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第25-26页
    第三节 语料来源第26-28页
        一、封面图像第26-27页
        二、人物故事第27-28页
第二章 昂山素季媒介形象的语篇分析第28-51页
    第一节 语言模态分析——封面人物故事第28-45页
        一、概念功能分析:及物性过程第28-36页
        二、人际功能分析:语气和情态第36-41页
        三、语篇功能分析:主述位系统第41-45页
    第二节 图像模态分析——封面人物图像第45-51页
        一、再现意义分析:叙事图像还原语境第45-47页
        二、互动意义分析:介入程度暗示态度第47-49页
        三、构图意义分析:整体布局凸显差异第49-51页
第三章 昂山素季媒介形象的意识形态第51-57页
    第一节 话语实践向度第51-54页
        一、互文性传播机制第51页
        二、深层解读第51-54页
    第二节 社会实践向度第54-57页
        一、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第54-56页
        二、图像折射的意识形态第56-57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第57-59页
    第一节 “政治英雄”媒介镜像的塑造第57-58页
    第二节 “政治英雄”意识形态的倾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8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唐讽谕赋对朝鲜朝中前期讽谕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关联理论视域下的《赎罪》风格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