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机场非航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机场非航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机场非航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非航产业企业薪酬体系优化相关理论问题 | 第15-23页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薪酬管理 | 第15页 |
2.1.2 薪酬体系与薪酬体系优化 | 第15-17页 |
2.1.3 机场航空性产业与机场非航产业 | 第17-18页 |
2.2 薪酬管理理论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2.1 薪酬管理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2 薪酬管理理论相关研究对本文研究的启发与借鉴 | 第19-20页 |
2.3 激励理论与薪酬体系优化的关系 | 第20-21页 |
2.3.1 主要激励理论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页 |
2.3.2 激励理论与薪酬体系优化的关系及其应用 | 第20-21页 |
2.4 非航产业企业特点及其薪酬体系优化需求 | 第21-23页 |
2.4.1 非航企业特征及其薪酬体系特点 | 第21-22页 |
2.4.2 GX空港实业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的原则性要求与基本方向 | 第22-23页 |
第3章 GX空港实业公司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3.2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及其基本特点 | 第24-25页 |
3.2.1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构成与实施方法 | 第24-25页 |
3.2.2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的主要特点 | 第25页 |
3.2.3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特点给薪酬体系优化带来的思考 | 第25页 |
3.3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的存在问题 | 第25-28页 |
3.3.1 缺乏内部公平性 | 第25-26页 |
3.3.2 部分岗位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力 | 第26页 |
3.3.3 普遍缺乏激励性 | 第26页 |
3.3.4 薪酬总额抑制人员增长的需求 | 第26-27页 |
3.3.5 岗位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 第27页 |
3.3.6 员工薪酬缺乏上升空间和通道 | 第27-28页 |
第4章 GX空港实业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化方案 | 第28-47页 |
4.1 薪酬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28-30页 |
4.1.1 薪酬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 第28-29页 |
4.1.2 薪酬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29页 |
4.1.3 薪酬体系优化中的注意问题 | 第29-30页 |
4.2 薪酬体系的优化方案的构建 | 第30-45页 |
4.2.1 确定薪酬策略 | 第30页 |
4.2.2 进行岗位分析 | 第30-31页 |
4.2.3 实施岗位评价 | 第31-36页 |
4.2.4 开展薪酬调查 | 第36-38页 |
4.2.5 进行薪酬定位 | 第38-39页 |
4.2.6 确定薪酬结构 | 第39-43页 |
4.2.7 明确薪酬水平 | 第43-44页 |
4.2.8 薪酬的支付 | 第44页 |
4.2.9 实施薪酬体系 | 第44-45页 |
4.3 薪酬体系优化方案的说明 | 第45-47页 |
第5章 GX空港实业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的实施 | 第47-57页 |
5.1 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步骤 | 第47-49页 |
5.1.1 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 | 第47页 |
5.1.2 方案实施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5.1.3 方案实施的流程与基本步骤 | 第48-49页 |
5.2 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 | 第49-51页 |
5.2.1 建立组织实施针对性的组织保障 | 第49页 |
5.2.2 建立组织实施保障制度 | 第49页 |
5.2.3 对优化方案的正确认识与全员支持 | 第49-50页 |
5.2.4 加强对实施负责部门与人员的必要培训 | 第50-51页 |
5.3 方案实施的评价与控制 | 第51-57页 |
5.3.1 薪酬均衡性分析 | 第51-52页 |
5.3.2 薪酬增长分析 | 第52页 |
5.3.3 薪酬合理性分析 | 第52-53页 |
5.3.4 薪酬预算 | 第53页 |
5.3.5 薪酬控制 | 第53-54页 |
5.3.6 薪酬调整 | 第54-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57-58页 |
6.2 创新点 | 第58页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