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李花色苷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5-25页 |
0.1 稠李概论 | 第15页 |
0.2 花色苷概论 | 第15-23页 |
0.2.1 花色苷结构和种类 | 第15-17页 |
0.2.2 花色苷的提取 | 第17-19页 |
0.2.3 花色苷的稳定性 | 第19-21页 |
0.2.4 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 第21-23页 |
0.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0.3.1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1章 稠李花色苷的提取制备研究 | 第25-39页 |
1.1 实验试剂、仪器 | 第2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1.2.1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1.2.2 有机溶剂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26-27页 |
1.2.3 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27页 |
1.2.4 酸性纤维素酶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27-28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8-38页 |
1.3.1 有机溶剂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28-31页 |
1.3.2 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31-34页 |
1.3.3 酸性纤维素酶法制备稠李花色苷 | 第34-38页 |
1.4 讨论与结论 | 第38-39页 |
第2章 稠李花色苷的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 第39-59页 |
2.1 实验试剂、仪器 | 第3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2.2.1 AB-8大孔树脂静态纯化稠李花色苷 | 第39-41页 |
2.2.2 AB-8大孔树脂动态纯化稠李花色苷 | 第41-43页 |
2.2.3 物理因素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2.2.4 化学因素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5 金属离子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44-57页 |
2.3.1 AB-8大孔树脂静态纯化稠李花色苷 | 第44-48页 |
2.3.2 AB-8大孔树脂动态纯化稠李花色苷 | 第48-51页 |
2.3.3 物理因素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2.3.4 化学因素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2.3.5 金属离子对稠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57-59页 |
第3章 稠李花色苷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9-75页 |
3.1 实验试剂、仪器、材料 | 第59-6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0-65页 |
3.2.1 化学水平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0-61页 |
3.2.2 细胞水平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1-62页 |
3.2.3 动物水平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研究 | 第62-6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5-73页 |
3.3.1 化学水平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5-67页 |
3.3.2 细胞水平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7-70页 |
3.3.3 动物水平降血糖、血脂活性研究 | 第70-73页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