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 | 第10-14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 基层管理者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 胜任力的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三) 胜任力模型的定义 | 第19页 |
二、胜任力模型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 胜任力冰山模型 | 第19-20页 |
(二) 胜任力洋葱模型 | 第20-22页 |
三、胜任力的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三) 胜任力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内蒙古移动通信业基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 第28-49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2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三、取样策略 | 第29-30页 |
(一) 被试来源 | 第29页 |
(二) 指标分析 | 第29-30页 |
(三) 专家小组讨论 | 第30页 |
四、搜集资料 | 第30-33页 |
(一) 工具与材料 | 第30-31页 |
(二) 实施行为事件访谈 | 第31-32页 |
(三) 将音频文件转录为文本 | 第32-33页 |
(四) 基于访谈文本进行胜任力编码 | 第33页 |
五、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一) 访谈长度的分析 | 第34页 |
(二) 胜任力要素频度分析 | 第34-35页 |
六、建构模型 | 第35-40页 |
七、检验模型 | 第40-49页 |
(一) 描述性分析 | 第42-45页 |
(二) 胜任力要素频度分析 | 第45-47页 |
(三) 信度检验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 | 第49-56页 |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与选拔的特点 | 第49-52页 |
(一) 较为注重内隐特征 | 第49-50页 |
(二) 与绩效的联系较为紧密 | 第50页 |
(三) 评价标准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 | 第50页 |
(四) 综合采用各种方法与工具 | 第50-51页 |
(五) 与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 | 第51-52页 |
二、将基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与选拔的建议 | 第52-56页 |
(一) 建立新的招聘与选拔的理念和思想 | 第52页 |
(二) 组织高层领导的支持 | 第52页 |
(三) 同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 第52-53页 |
(四) 正确对待胜任力模型动态性 | 第53页 |
(五) 模型的常用测评方法 | 第53-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页 |